被害人责任研究--以犯罪学、刑法学为双重视角
|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一、 被害人主体地位之考量 | 第11-16页 |
| (一) 被害人概念与外延 | 第11-13页 |
| (二) “加害—被害”互动关系 | 第13-15页 |
| (三) 被害人主体地位之思考 | 第15-16页 |
| 二、 被害人责任之分析 | 第16-24页 |
| (一) 被害人责任概述 | 第16-20页 |
| (二) 被害人责任的主要类型 | 第20-22页 |
| (三) 被害人责任程度的细化 | 第22-24页 |
| 三、 被害人责任影响刑事责任之理论根据 | 第24-29页 |
| (一) 责任分担说 | 第24-25页 |
| (二) 谴责性降低说 | 第25页 |
| (三) 期待可能性说 | 第25-26页 |
| (四) 自我答责说 | 第26页 |
| (五) 被害人信条说 | 第26-27页 |
| (六) 被害人挑衅说 | 第27页 |
| (七) 本文观点 | 第27-29页 |
| 四、 被害人责任认定之现状与困境 | 第29-34页 |
| (一) 被害人责任的法律确认及不足 | 第29-32页 |
| (二) 裁判标准不统一,程序认定打折扣 | 第32-33页 |
| (三) 司法机关过度关注危害结果 | 第33页 |
| (四) 被害人过份诉求及公众情绪左右 | 第33-34页 |
| 五、 被害人责任之刑法载现 | 第34-41页 |
| (一) 被害人责任的机能 | 第34-36页 |
| (二) 被害人责任立法的域外考察 | 第36-39页 |
| (三) 被害人责任的刑法实现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