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三维电阻层析成像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两相流检测第9-11页
        1.1.1 两相流概述第9页
        1.1.2 两相流参数检测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1.1.3 两相流参数检测技术与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第10-11页
    1.2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概况第11-14页
        1.2.1 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结构与特点第11-12页
        1.2.2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三维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4 三维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第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三维 ERT 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电阻层析成像的数学物理模型第15-16页
    2.2 正问题有限元分析第16-21页
    2.3 ANSYS 软件简介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三维 ERT 正问题的实现第23-43页
    3.1 应用 ANSYS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第23-24页
    3.2 三维场域的静电场第24-26页
    3.3 不同结构的 ERT 传感器敏感场的三维分析第26-30页
        3.3.1 三种典型 ERT 传感器的结构第26-27页
        3.3.2 轴向电位分析第27-28页
        3.3.3 轴向灵敏度分析第28-30页
    3.4 电极参数分析与仿真研究第30-40页
        3.4.1 电极的材料和形状第30-32页
        3.4.2 电极总层数的影响第32页
        3.4.3 电极层轴向间隙的影响第32-33页
        3.4.4 增加电极高度定性分析第33-34页
        3.4.5 电极张角的优化设计的优化目标函数第34-40页
    3.5 离散介质对三维场域的影响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ERT 系统三维图像重建第43-51页
    4.1 图像重建方法第43-46页
        4.1.1 二维图像重建方法第43页
        4.1.2 三维图像重建第43-46页
    4.2 重建图像的质量评价第46-47页
    4.3 仿真结果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三维 ERT 仿真平台设计第51-62页
    5.1 MATLAB 与 ANSYS 的数据通信第51-53页
    5.2 仿真平台功能分析和设计方案第53-55页
    5.3 仿真平台功能介绍第55-61页
        5.3.1 登陆主界面第55-56页
        5.3.2 正问题模块第56-60页
        5.3.3 逆问题模块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对象分割算法研究
下一篇:异地电子评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