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简介 | 第15-24页 |
2.1 数字水印的基本算法流程 | 第15-16页 |
2.2 数字水印的主要特征 | 第16-17页 |
2.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7-18页 |
2.3.1 按特性划分 | 第17-18页 |
2.3.2 按内容划分 | 第18页 |
2.3.3 按水印隐藏的位置划分 | 第18页 |
2.4 典型数字水印算法 | 第18-19页 |
2.4.1 典型空域数字水印算法 | 第18-19页 |
2.4.2 典型频域数字水印算法 | 第19页 |
2.5 数字水印的攻击 | 第19-21页 |
2.5.1 鲁棒性攻击 | 第19-20页 |
2.5.2 IBM 攻击 | 第20页 |
2.5.3 StirMsrk 攻击 | 第20页 |
2.5.4 马赛克攻击 | 第20-21页 |
2.6 数字水印的评价标准 | 第21-23页 |
2.6.1 不可见性评价 | 第21-23页 |
2.6.2 鲁棒性评价 | 第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DCT 变换与 Data Matrix 技术 | 第24-35页 |
3.1 DCT 变换 | 第24-26页 |
3.1.1 DCT 变换原理 | 第24-25页 |
3.1.2 分块 DCT 变换 | 第25-26页 |
3.2 Data Matrix 技术 | 第26-28页 |
3.2.1 Data Matrix 条码结构 | 第26-27页 |
3.2.2 Data Matrix 条码特性 | 第27-28页 |
3.3 Data Matrix 编码设计 | 第28-31页 |
3.3.1 数据编码 | 第28-29页 |
3.3.2 纠错码字 | 第29-31页 |
3.3.3 放置码字流 | 第31页 |
3.4 Data Matrix 解码设计 | 第31-34页 |
3.4.1 计算伴随式 | 第32页 |
3.4.2 错误位置多项式 | 第32-33页 |
3.4.3 确定错误位置 | 第33页 |
3.4.4 错误值计算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 DCT & Data Matrix 的水印生成算法 | 第35-42页 |
4.1 水印的选择与产生 | 第35-38页 |
4.1.1 自适应位置序列的产生 | 第35-37页 |
4.1.2 位置序列 Data Matrix 表示 | 第37-38页 |
4.2 水印预处理 | 第38-40页 |
4.2.1 水印的自适应缩放 | 第38-39页 |
4.2.2 水印置乱 | 第39页 |
4.2.3 水印奇偶校验 | 第39-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基于 DCT & Data Matrix 的水印嵌入算法 | 第42-47页 |
5.1 LSB 算法及改进 | 第42-44页 |
5.1.1 经典 LSB 数字水印算法 | 第42页 |
5.1.2 LSB 数字水印算法改进 | 第42-44页 |
5.2 DCT 域算法 | 第44-45页 |
5.3 本课题算法流程 | 第45-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基于 DCT & Data Matrix 的算法评估 | 第47-53页 |
6.1 LSB 及改进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6.1.1 不可见性分析 | 第47-48页 |
6.1.2 鲁棒性分析 | 第48-49页 |
6.2 DCT 域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6.2.1 不可见性分析 | 第49-51页 |
6.2.2 鲁棒性分析 | 第51-5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