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4-30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1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 第14-15页 |
2.1.2 国外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7页 |
2.1.3 国内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7-19页 |
2.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及事故类型 | 第19-23页 |
2.2.1 建筑施工项目及特征 | 第19-20页 |
2.2.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 第20-22页 |
2.2.3 建筑施工主要安全事故类型 | 第22-23页 |
2.3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 第23-28页 |
2.3.1 因果连锁理论 | 第23-24页 |
2.3.2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第24-25页 |
2.3.3 轨迹交叉理论 | 第25-27页 |
2.3.4 系统安全理论 | 第27-28页 |
2.4 借鉴与启示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脆弱性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事故机理分析 | 第30-41页 |
3.1 脆弱性理论 | 第30-32页 |
3.1.1 脆弱性的内涵 | 第30-31页 |
3.1.2 脆弱性分析与评价 | 第31-32页 |
3.2 基于脆弱性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事故机理分析 | 第32-35页 |
3.2.1 高处坠落 | 第32-33页 |
3.2.2 坍塌 | 第33页 |
3.2.3 物体打击 | 第33-34页 |
3.2.4 触电 | 第34页 |
3.2.5 机械伤害 | 第34-35页 |
3.3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分析 | 第35-41页 |
3.3.1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组成 | 第35页 |
3.3.2 层次全息建模(HHM) | 第35-36页 |
3.3.3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分析 | 第36-41页 |
第4章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 | 第41-49页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5页 |
4.1.1 建立原则 | 第41-42页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5页 |
4.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 | 第45-49页 |
4.2.1 Vague集相似度量理论 | 第45-47页 |
4.2.2 基于Vague集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 | 第47-49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9-57页 |
5.1 案例说明 | 第49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49-53页 |
5.2.1 脆弱性指标分析 | 第49-52页 |
5.2.2 脆弱性评价 | 第52-53页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页 |
5.3 项目安全控制 | 第53-57页 |
5.3.1 管理者角度 | 第53-54页 |
5.3.2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角度 | 第54-56页 |
5.3.3 管理工具角度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