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 | 第11-18页 |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技术路径 | 第18-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1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1.1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第22页 |
2.1.2 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指导作用 | 第22-23页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2.2.1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的指导作用 | 第24-25页 |
2.3 工业生态学理论 | 第25页 |
2.3.1 工业生态学基本理论 | 第25页 |
2.3.2 工业生态学对资源型城市的指导作用 | 第25页 |
2.4 清洁生产理论 | 第25-27页 |
2.4.1 清洁生产基本理论 | 第26页 |
2.4.2 清洁生产对资源型城市的指导作用 | 第26-27页 |
3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评价与分析 | 第27-47页 |
3.1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3.1.1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3.1.2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第29-32页 |
3.1.3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3.2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43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6页 |
3.2.2 评价方法及过程 | 第36-43页 |
3.3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3.3.1 资源贡献水平分析 | 第43-45页 |
3.3.2 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4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 | 第47-61页 |
4.1 建设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框架体系 | 第47-50页 |
4.1.1 建设思路 | 第47-48页 |
4.1.2 基本原则 | 第48页 |
4.1.3 建设目标 | 第48-50页 |
4.1.4 框架体系 | 第50页 |
4.2 小循环——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 | 第50-54页 |
4.2.1 循环经济型企业模式设计 | 第51页 |
4.2.2 锡矿山闪星锑业循环模式 | 第51-54页 |
4.3 中循环——创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 第54-57页 |
4.3.1 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型设计 | 第54-55页 |
4.3.2 钢铁—电力—焦化—建材产业链循环模式 | 第55-57页 |
4.4 大循环——创建冷水江工业循环经济 | 第57-61页 |
4.4.1 冷水江市工业互动大循环模式设计 | 第57-58页 |
4.4.2 冷水江市城市矿产循环模式 | 第58-61页 |
5 冷水江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61-68页 |
5.1 构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61-62页 |
5.1.1 加大政府投入 | 第61页 |
5.1.2 落实税收政策 | 第61-62页 |
5.1.3 加大金融支持 | 第62页 |
5.2 加强工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第62-64页 |
5.2.1 工业生态技术 | 第62页 |
5.2.2 清洁生产技术 | 第62-63页 |
5.2.3 废弃物利用技术 | 第63页 |
5.2.4 污染治理技术 | 第63页 |
5.2.5 能源利用技术 | 第63-64页 |
5.3 加强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建设 | 第64-65页 |
5.3.1 先进装备制造业 | 第64-65页 |
5.3.2 新材料 | 第65页 |
5.4 建立健全工业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 | 第65-66页 |
5.4.1 建立循环型市场制度 | 第65页 |
5.4.2 建立工业循环经济的规范制度 | 第65-66页 |
5.4.3 建立工业循环经济的激励制度 | 第66页 |
5.5 建立健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 第66-68页 |
5.5.1 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 | 第66-67页 |
5.5.2 加快制定工业循环经济相关专项法规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8-7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