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共享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数据库连接共享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1 本文的目标 | 第12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4-24页 |
2.1 JDBC | 第14-17页 |
2.1.1 JDBC 驱动类型 | 第14-15页 |
2.1.2 JDBC 的类介绍 | 第15-16页 |
2.1.3 JDBC 的简单使用 | 第16-17页 |
2.2 网络应用开发框架 Mina | 第17-20页 |
2.2.1 java NIO 包 | 第17-18页 |
2.2.2 MINA 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2.3 数据库连接池 | 第20-22页 |
2.3.1 连接池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2.3.2 连接池管理 | 第21页 |
2.3.3 连接池并发访问 | 第21页 |
2.3.4 事务处理 | 第21-22页 |
2.4 负载均衡算法介绍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连接共享方案—分布式连接管理系统 | 第24-43页 |
3.1 分布式连接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24页 |
3.2 分布式连接管理系统的架构 | 第24-26页 |
3.3 动态负载均衡 | 第26-30页 |
3.3.1 连接池节点列表 | 第26-27页 |
3.3.2 负载均衡策略 | 第27-28页 |
3.3.3 选择连接池节点的算法 | 第28-29页 |
3.3.4 连接池节点的权值计算 | 第29-30页 |
3.3.5 负载监听周期 | 第30页 |
3.4 连接池节点的动态管理 | 第30-31页 |
3.5 连接池节点的设计 | 第31-33页 |
3.6 数据库连接共享 | 第33-36页 |
3.6.1 连接对象池 | 第33-34页 |
3.6.2 连接对象池的并发访问策略 | 第34-35页 |
3.6.3 连接对象池的相关配置参数 | 第35-36页 |
3.7 数据库连接分配 | 第36-37页 |
3.8 数据连接的管理 | 第37-40页 |
3.8.1 连接的创建与销毁 | 第37页 |
3.8.2 连接状态监听 | 第37页 |
3.8.3 连接池的动态调整策略 | 第37-40页 |
3.9 连接池节点请求处理模型 | 第40-42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分布式连接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43-54页 |
4.1 连接池节点整体结构 | 第43-44页 |
4.2 请求处理模型的实现 | 第44-45页 |
4.3 数据封装与解析的实现 | 第45-47页 |
4.4 连接对象池实现 | 第47-49页 |
4.5 事务的实现 | 第49-50页 |
4.6 多优先级的请求队列实现 | 第50-52页 |
4.7 控制节点的实现 | 第52-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分布式连接管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第54-60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54-55页 |
5.2 优先级分配策略测试 | 第55页 |
5.3 连接池的动态调整测试 | 第55-56页 |
5.4 动态负载均衡测试 | 第56-58页 |
5.5 整体吞吐量测试 | 第58-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