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对称分子有机器件的磁效应理论研究
| 目录 | 第4-6页 |
| CONTENTS | 第6-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 1.1 有机自旋电子学 | 第13-14页 |
| 1.2 OMC的特性 | 第14-17页 |
| 1.3 有机半导体中的自旋 | 第17-18页 |
| 1.4 OMC的机制 | 第18-22页 |
| 1.4.1 激子机制 | 第19页 |
| 1.4.2 电子空穴对机制 | 第19-21页 |
| 1.4.3 双极化子机制 | 第21-22页 |
| 1.4.4 OMC模型的总结 | 第22页 |
| 1.5 三种OMC机制与实验的对比 | 第22-25页 |
| 1.5.1 超精细场 | 第23页 |
| 1.5.2 单极器件和双极器件 | 第23-24页 |
| 1.5.3 MC正负的变化 | 第24-25页 |
| 1.6 磁致跃迁理论 | 第25-26页 |
| 1.7 理论计算方法 | 第26-29页 |
| 1.7.1 跃迁理论 | 第26-28页 |
| 1.7.2 带输运理论 | 第28-29页 |
| 1.8 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 第二章 SSH模型及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第34-43页 |
| 2.1 SSH模型的推导 | 第34-36页 |
| 2.2 SSH模型的求解 | 第36-37页 |
| 2.3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第37-39页 |
| 2.4 磁致跃迁理论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基于非对称分子的有机器件磁效应理论研究 | 第43-56页 |
| 3.1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 3.2 模型方法 | 第44-48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 3.4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论文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英文文章 | 第61-77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