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苹果病虫害论文

苹果轮纹病生防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G12主要生防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表第8-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2页
    1.1 文献综述第17-40页
        1.1.1 苹果轮纹病概述第17-19页
            1.1.1.1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及危害第17-18页
            1.1.1.2 苹果轮纹病的防治第18-19页
        1.1.2 芽胞杆菌生防功能与作用机制第19-22页
            1.1.2.1 抗生作用第19-20页
            1.1.2.2 空间和营养竞争第20页
            1.1.2.3 溶菌作用第20-21页
            1.1.2.4 诱导抗病性第21-22页
        1.1.3 芽胞杆菌脂肽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第22-37页
            1.1.3.1 脂肽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结构第22-26页
            1.1.3.2 脂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机制和调控途径第26-30页
            1.1.3.3 脂肽类抗生素生物学功能第30-37页
        1.1.4 芽胞杆菌实现遗传操作的方法第37-40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40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40-42页
第二章 B.amyloliquefaciens PG12防病效果检测第42-49页
    2.1 材料第42-43页
        2.1.1 菌株第42页
        2.1.2 苹果第42页
        2.1.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第42-43页
        2.1.4 主要实验仪器第43页
    2.2 方法第43-45页
        2.2.1 菌株活化第43页
        2.2.2 苹果轮纹病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及接种第43-44页
        2.2.3 平板对峙培养第44页
        2.2.4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程序第44-4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2.3.1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抑制效果第45-46页
        2.3.2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对苹果储藏期病害的抑制效果第46页
        2.3.3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抑制及致畸作用第46-47页
    2.4 讨论第47-48页
    2.5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B.amyloliquefaciens PG12主要抗菌活性物质的确证第49-81页
    3.1 材料第50-56页
        3.1.1 菌株和质粒第50-51页
        3.1.2 引物第51-53页
        3.1.3 实验试剂第53-54页
        3.1.4 培养基的配制第54-56页
        3.1.5 主要实验仪器第56页
    3.2 方法第56-63页
        3.2.1 苹果轮纹病菌培养及孢子悬液的制备第56页
        3.2.2 细菌无菌上清液的制备及抑菌活性检测第56-57页
        3.2.3 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的制备第57页
        3.2.4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7-58页
        3.2.5 引物设计第58页
        3.2.6 PCR扩增的体系与条件第58-59页
        3.2.7 SOE-PCR扩增的体系与条件第59页
        3.2.8 PCR产物纯化与连接第59页
        3.2.9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热击转化第59-60页
        3.2.10 质粒的体内甲基化修饰第60页
        3.2.11 解淀粉芽胞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电击转化第60-61页
        3.2.12 重组质粒热击转化大肠杆菌第61页
        3.2.13 质粒DNA的提取第61-62页
        3.2.14 利用木糖诱导的ComK表达载体进行基因敲除第62页
        3.2.15 测序第62页
        3.2.16 脂肽类抗生素毒力测定第62页
        3.2.17 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TLC-bioautography analysis)第62页
        3.2.18 脂肽类抗生素分离纯化及HPLC分析第62-63页
        3.2.19 电喷射串联质谱分析(ESI-Q-TOF MS/MS)第63页
        3.2.20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63页
        3.2.21 抑菌活性测定第6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3-78页
        3.3.1 紫外线照射、蛋白酶K、热处理和酸碱处理对B.amyloliquefaciens PG12无菌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3.3.2 B.amyloliquefaciens PG12无菌上清液及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第64页
        3.3.3 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第64-65页
        3.3.4 主要脂肽类抗生素家族合成基因第65页
        3.3.5 脂肽类抗生素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第65-66页
        3.3.6 B.amyloliquefaciens PG12脂肽类抗生素分离纯化第66-68页
        3.3.7 B.amyloliquefaciens PG12伊枯草素A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8页
        3.3.8 感受态制备培养基、OD600值、弱化剂、质粒对B.amyloliquefaciens PG1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8-69页
        3.3.9 将改进的方法应用于其他解淀粉芽胞杆菌第69-70页
        3.3.10 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基因突变体的构建第70-73页
        3.3.11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及突变体的生长曲线第73页
        3.3.12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及突变体脂肽类抗生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73-75页
        3.3.13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及突变体抗苹果轮纹病菌活性第75-78页
    3.4 讨论第78-80页
    3.5 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B.amyloliquefaciens PG12脂肽类抗生素对多细胞行为的影响第81-93页
    4.1 材料第81-83页
        4.1.1 苹果第81页
        4.1.2 菌株和质粒第81-82页
        4.1.3 实验试剂第82页
        4.1.4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82-83页
        4.1.5 主要实验仪器第83页
    4.2 方法第83-84页
        4.2.1 苹果轮纹病菌孢子悬液的制备第83页
        4.2.2 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的制备第83页
        4.2.3 生物膜测定第83页
        4.2.5 运动性测定第83-84页
        4.2.6 苹果果实生物测定第8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84-91页
        4.3.1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及突变体生物膜形成能力第84-87页
        4.3.2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及突变体运动性第87-89页
        4.3.3 B.amyloliquefaciens PG12及突变体在苹果果实上的生物测定第89-91页
    4.4 讨论第91-92页
    4.5 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5.1 结论第93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第93-94页
    5.3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6页
附录第106-114页
    附录 B.amyloliquefaciens PG12脂肽类抗生素部分合成基因序列第106-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作者简历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制种玉米茎流与根系分形特征的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下一篇: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减阻及耕作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