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湖泊沉积物特性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2-14页 |
·湖泊沉积物组成及特性 | 第12页 |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 第12-14页 |
·沉积物污染评价 | 第14-21页 |
·沉积物污染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15-16页 |
·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法 | 第16-18页 |
·毒性鉴别评估法(TIE) | 第18-21页 |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21页 |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对草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借鉴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太湖流域概况 | 第23-25页 |
·太湖地理位置及地形 | 第23页 |
·主要湖湾及污染现状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采样点布设 | 第25-27页 |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第27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第三章 ICP-MS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9-42页 |
·试验设计及其与论文总体目标的关系 | 第29页 |
·ICP-MS分析性能实验 | 第29-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ICP-MS仪器工作参数优化 | 第30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0-32页 |
·仪器检测限的确定 | 第32-33页 |
·仪器的精密度 | 第33页 |
·ICP-MS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分析方法建立 | 第33-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34页 |
·质量控制 | 第34-35页 |
·ICP-MS测定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态重金属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5-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赋存形态提取实验方法 | 第36页 |
·质量控制 | 第36-37页 |
·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沉积物中砷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7-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HPLC-ICP-MS联用性能优化 | 第38-39页 |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和选定 | 第39-40页 |
·检测限的确定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ICP-MS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 第40页 |
·仪器检测限和方法检测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分布及赋存形态研究 | 第42-69页 |
·试验设计及其与论文总体目标的关系 | 第42页 |
·重金属污染影响因子分布特征 | 第42-48页 |
·有机质分布 | 第43-44页 |
·pH值分布 | 第44-45页 |
·Eh值分布 | 第45-46页 |
·溶解氧DO值分布 | 第46-47页 |
·钙镁分布 | 第47页 |
·铁锰分布 | 第47页 |
·粒径组成 | 第47-48页 |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 第48-62页 |
·重金属总量水平分布特征 | 第48-60页 |
·重金属总量垂直分布特征 | 第60-6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61-62页 |
·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 第62-64页 |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特征 | 第62-64页 |
·不同形态重金属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页 |
·砷的地球化学形态分布 | 第64-66页 |
·As(Ⅲ)和As(Ⅴ)的分布特征 | 第64-6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太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第69-74页 |
·试验设计与论文总体目标的关系 | 第69页 |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第69-72页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69-72页 |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价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72页 |
·讨论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4页 |
·结论一 | 第74页 |
·结论二 | 第74页 |
·结论三 | 第74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问题一 | 第74页 |
·问题二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缩略词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