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一、P2P网络借贷的起源、发展及模式 | 第12-15页 |
(一)P2P网络借贷起源和发展 | 第12-13页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主要模式 | 第13-15页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分析 | 第15-20页 |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现状 | 第15-18页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出现法律风险的原因 | 第18-20页 |
三、美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5页 |
(一)美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机构 | 第20-22页 |
(二)美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相关立法 | 第22-24页 |
(三)美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5页 |
四、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路径的完善 | 第25-31页 |
(一)明确P2P网络借贷的法律定位 | 第25-26页 |
(二)明确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机构 | 第26-27页 |
(三)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运营及退出机制 | 第27-30页 |
(四)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征信体系 | 第30页 |
(五)加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诚信与自律 | 第30-31页 |
五、结语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