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2.1 森林旅游 | 第18-21页 |
2.2 森林公园 | 第21-23页 |
2.2.1 森林公园概念、特点 | 第21-22页 |
2.2.2 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3 低碳旅游 | 第23-27页 |
2.3.1 低碳旅游内涵 | 第23-25页 |
2.3.2 低碳旅游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2.3.3 国内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26-27页 |
2.4 森林旅游低碳化 | 第27-30页 |
2.4.1 森林旅游低碳化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2.4.2 森林旅游低碳化的可行性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旅游碳足迹模型 | 第32-38页 |
3.1 碳足迹、旅游碳足迹 | 第32-33页 |
3.2 旅游碳足迹模型 | 第33-36页 |
3.2.1 区域旅游碳足迹模型 | 第33-34页 |
3.2.2 旅游交通碳足迹模型 | 第34-35页 |
3.2.3 旅游住宿碳足迹模型 | 第35-36页 |
3.2.4 旅游餐饮碳足迹模型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海南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概况 | 第38-46页 |
4.1 公园概况 | 第38-41页 |
4.2 旅游资源概况 | 第41页 |
4.3 近年来旅游发展概况 | 第41-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海南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调查与分析 | 第46-70页 |
5.1 低碳旅游调查 | 第46-47页 |
5.1.1 旅游企业低碳化经营调查 | 第46页 |
5.1.2 游客低碳素养调查 | 第46-47页 |
5.1.2.1 问卷设计 | 第46-47页 |
5.1.2.2 问卷的有效度 | 第47页 |
5.1.2.3 问卷发放与回收整理 | 第47页 |
5.2 低碳旅游分析 | 第47-66页 |
5.2.1 旅游企业低碳化经营分析 | 第47-58页 |
5.2.1.1 国家森林公园酒店餐饮和住宿服务分析 | 第48-49页 |
5.2.1.2 国家森林公园交通服务分析 | 第49-53页 |
5.2.1.3 与三亚亚龙湾森林公园的比较 | 第53-58页 |
(1)公园发展概况 | 第53-54页 |
(2)公园酒店餐饮和住宿服务分析 | 第54页 |
(3)公园交通服务分析 | 第54-58页 |
5.2.2 旅游者低碳素养分析 | 第58-66页 |
5.2.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58-61页 |
5.2.2.2 出行方式情况 | 第61-62页 |
5.2.2.3 低碳旅游认知程度 | 第62-64页 |
5.2.2.4 低碳旅游行为意愿 | 第64-66页 |
5.3 存在问题 | 第66-67页 |
5.3.1 旅游企业发展低碳的存在问题 | 第66页 |
5.3.2 旅游者低碳旅游的存在问题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六章 海南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策略 | 第70-76页 |
6.1 做好资源与环境的低碳化管理是森林公园低碳化发展的基础 | 第70-71页 |
6.1.1 制定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规划 | 第70页 |
6.1.2 重视森林公园的保护,增加森林碳汇资源 | 第70-71页 |
6.1.3 加大投入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力度 | 第71页 |
6.2 旅游企业的低碳经营是森林公园低碳发展经营中的难点 | 第71-72页 |
6.2.1 提高能效,节能降碳 | 第71-72页 |
6.2.2 重视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做好分类回收 | 第72页 |
6.2.3 因地制宜挖掘低碳旅游产品 | 第72页 |
6.2.4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低碳培训 | 第72页 |
6.3 旅游者的低碳行为是森林公园低碳发展的最优选择 | 第72-73页 |
6.3.1 多方合作提高旅游者的低碳旅游积极性 | 第73页 |
6.3.2 督促旅游者低碳消费观念的形成 | 第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1 | 第83-85页 |
附录2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