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铝带冷轧机轧辊温度场仿真及热凸度冷却控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理论 | 第9-12页 |
1.2.2 冷轧薄带轧制力模型 | 第12-14页 |
1.2.3 轧辊冷却及热辊形控制 | 第14-15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工作辊温度场数学模型及热载荷参数 | 第17-32页 |
2.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1 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 | 第17页 |
2.1.2 傅里叶定律 | 第17-18页 |
2.1.3 对流传热的牛顿定律 | 第18页 |
2.2 导热微分方程与定解条件 | 第18-19页 |
2.3 工作辊温度场模型 | 第19-23页 |
2.3.1 工作辊热交换过程分析 | 第19-20页 |
2.3.2 工作辊温度场轴对称模型 | 第20-23页 |
2.4 轧制区热流密度计算 | 第23-29页 |
2.4.1 轧制变形区的热流密度分析 | 第23-24页 |
2.4.2 摩擦功率密度和变形功率密度计算 | 第24-28页 |
2.4.3 冷轧铝薄带轧制力与热流密度算例 | 第28-29页 |
2.5 对流换热系数分析 | 第29-31页 |
2.5.1 工作辊和冷却液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 第29-31页 |
2.5.2 工作辊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工作辊热行为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2-46页 |
3.1 有限元理论与ANSYS软件 | 第32-34页 |
3.1.1 有限元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3.1.2 ANSYS热分析简介 | 第33-34页 |
3.1.3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简介 | 第34页 |
3.2 工作辊热行为有限元建模 | 第34-39页 |
3.2.1 工作辊热行为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4-37页 |
3.2.2 APDL有限元参数化程序 | 第37-39页 |
3.3 工作辊热行为有限元仿真及试验 | 第39-45页 |
3.3.1 工作辊热行为仿真参数与温度场试验 | 第39页 |
3.3.2 工作辊热行为瞬态仿真结果 | 第39-43页 |
3.3.3 工作辊热行为稳态仿真结果 | 第43-44页 |
3.3.4 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冷轧铝带板形的分段冷却控制 | 第46-64页 |
4.1 板形控制原理与轧辊分段冷却 | 第46-52页 |
4.1.1 四辊铝带冷轧机板形控制原理 | 第46-50页 |
4.1.2 轧辊分段冷却 | 第50-52页 |
4.2 轧辊基本冷却仿真及热凸度调控功效分析 | 第52-54页 |
4.3 轧辊局部冷却仿真及热凸度调控功效分析 | 第54-58页 |
4.4 精细冷却调控模型及板形偏差调控策略 | 第58-63页 |
4.4.1 精细冷却调控模型 | 第58-59页 |
4.4.2 调控效应矩阵计算 | 第59-60页 |
4.4.3 四次板形调控策略 | 第60-61页 |
4.4.4 局部高点调控策略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轧制力模型基本方程相关系数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