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余数扩散结构声学扩散性能仿真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4页 |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27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1.2.2 数值预测方面 | 第22-23页 | 
| 1.2.3 实验测量技术方面 | 第23-24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2章 扩散吸声体的理论研究 | 第27-41页 | 
| 2.1 界面声散射理论 | 第27-29页 | 
| 2.2 扩散系数与散射系数 | 第29-32页 | 
| 2.2.1 扩散系数 | 第29-30页 | 
| 2.2.2 散射系数 | 第30-31页 | 
| 2.2.3 扩散系数与散射系数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 2.3 二次余数扩散体的声学性能理论分析 | 第32-36页 | 
| 2.4 QRD结构扩散系数的主要理论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 2.4.1 边界元的理论计算原理 | 第36-37页 | 
| 2.4.2 ATV方法的理论计算原理 | 第37-38页 | 
| 2.5 QRD建模的主要理论假定条件 | 第38-3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3章 扩散吸声体的扩散数值预测和实验验证 | 第41-51页 | 
| 3.1 QRD结构数值建模过程 | 第41-43页 | 
| 3.1.1 QRD建模 | 第41页 | 
| 3.1.2 表面速度分析 | 第41-43页 | 
| 3.2 QRD结构的声学性能仿真计算与分析 | 第43-45页 | 
| 3.2.1 仿真计算流程 | 第43-44页 | 
| 3.2.2 极坐标分布 | 第44-45页 | 
| 3.3 实验验证 | 第45-49页 | 
| 3.3.1 极坐标对比 | 第45-47页 | 
| 3.3.2 扩散系数对比 | 第47-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结构参数对QRD扩散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1-69页 | 
| 4.1 底部声腔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1-57页 | 
| 4.1.1 表面振动速度分析 | 第51-54页 | 
| 4.1.2 极坐标响应分布 | 第54-56页 | 
| 4.1.3 扩散系数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 4.2 结构周期性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7-62页 | 
| 4.2.1 周期结构速度分析 | 第57-59页 | 
| 4.2.2 极坐标分析 | 第59-61页 | 
| 4.2.3 周期性结构扩散系数对比 | 第61-62页 | 
| 4.3 入射角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 4.4 不同尺寸结构参数扩散性能对比 | 第63-67页 | 
| 4.4.1 构造不同尺寸结构 | 第63-64页 | 
| 4.4.2 周期性结构扩散对比 | 第64-66页 | 
| 4.4.3 不同尺寸底部声腔的扩散对比 | 第66-6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 5.2 研究创新点 | 第70页 | 
| 5.3 问题和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