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后期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病例收集 | 第13-15页 |
1.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 | 第13页 |
2. 诊断、分期标准 | 第13页 |
2.1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2.2 分期标准 | 第13页 |
3. 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 | 第13-14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3.2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3.3 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3-14页 |
4.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 治疗前分组及评估 | 第15页 |
1.1 试验分组方法 | 第15页 |
1.2 治疗前评估 | 第15页 |
2. 试验干预方案 | 第15-16页 |
2.1 治疗组 | 第15-16页 |
2.2 对照组 | 第16页 |
2.3 治疗频次与观察周期 | 第16页 |
2.4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第16页 |
3. 疗效观察 | 第16页 |
3.1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6页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6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4.1 数据管理 | 第16-17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17页 |
5. 质量控制措施 | 第17页 |
6.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24页 |
1. 研究完成情况 | 第18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第18-19页 |
2.1 组间性别比较 | 第18页 |
2.2 组间年龄构成比较 | 第18页 |
2.3 组间病程比较 | 第18-19页 |
3. 临床疗效比较 | 第19页 |
4. VAS评分比较 | 第19页 |
5. JOA评分比较 | 第19-23页 |
5.1 JOA评分主观症状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5.2 JOA评分体征评分比较 | 第21-22页 |
5.3 JOA评分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比较 | 第22-23页 |
5.4 JOA评分总分比较 | 第23页 |
5.5 JOA评分膀胱功能比较 | 第23页 |
6. 病例脱落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 | 第23-2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4-32页 |
1. 研究结果分析及意义 | 第24-25页 |
1.1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4页 |
1.2 VAS评分比较 | 第24页 |
1.3 JOA评分比较 | 第24-25页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简述 | 第25-26页 |
2.1 关于病名论述 | 第25页 |
2.2 本病病因病机 | 第25页 |
2.3 中医治疗方法 | 第25页 |
2.4 中医治疗新思路 | 第25-26页 |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认识简述 | 第26-27页 |
4. 相关治疗机理简述 | 第27-29页 |
4.1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4.2 拔罐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 | 第28页 |
4.3 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4.4 拔罐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创新性结合 | 第29页 |
5. 量表的选择 | 第29-30页 |
5.1 VAS(视觉疼痛量表) | 第30页 |
5.2 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 第30页 |
6.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 | 第36-44页 |
附录A:知情同意书 | 第36-38页 |
附录B:诊断标准 | 第38-39页 |
附录C:分期标准 | 第39-40页 |
附录D:不良事件记录表 | 第40-41页 |
附录E:疗效评定标准 | 第41-42页 |
附录F:VAS(视觉疼痛量表) | 第42-43页 |
附录G: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文献综述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