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基本内涵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关于价值观问题的基本阐述 | 第17-19页 |
一、价值观的本质与含义 | 第17-18页 |
二、价值观的特性 | 第18-19页 |
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 | 第19-22页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 | 第19-21页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第21页 |
三、改革开放时期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 第22-25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定 | 第23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第23-24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25-28页 |
一、中国社会进入急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 | 第25-26页 |
二、中国进入互网络和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 | 第26页 |
三、大国博弈进入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 | 第28-50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 | 第28-32页 |
一、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 第28-30页 |
二、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 | 第30-31页 |
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 第32-40页 |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 第32-35页 |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 第35-37页 |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 第37-40页 |
第三节 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兴衰的历史回溯与现代启示 | 第40-50页 |
一、历史回顾 | 第41-46页 |
二、现代成功经验的启示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0-62页 |
第一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 第50-56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0-51页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 第51-56页 |
第二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 第56-59页 |
一、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 第56-57页 |
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 | 第57-58页 |
三、把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制度建设当中去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 第59-62页 |
一、软性渗透法 | 第59-60页 |
二、平等对话法 | 第60-61页 |
三、体验内化法 | 第61页 |
四、包容多样法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