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 前言:包皮环切术降低HIV感染率的机制探讨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包皮的机械屏障机制研究 | 第15-31页 |
| 一、包皮内板、外板复合组织的生物力学比较 | 第15-22页 |
| 1. 目的 | 第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 3 结果 | 第17-19页 |
| 4 讨论 | 第19-21页 |
| 5 小结 | 第21-22页 |
| 二、包皮内板、包皮外板和口腔粘膜、阴道粘膜、小阴唇皮肤上皮角质层的对比研究 | 第22-31页 |
| 1. 目的 | 第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3 结果 | 第25-27页 |
| 4 讨论 | 第27-30页 |
| 5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包皮的免疫屏障机制研究:包皮内板、包皮外板和口腔粘膜、阴道粘膜、小阴唇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的对比研究 | 第31-38页 |
| 1. 目的 | 第3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3 结果 | 第33-34页 |
| 4 讨论 | 第34-37页 |
| 5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包皮内板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 | 第38-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 2 结果 | 第38-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4. 小结 | 第40-41页 |
| 文献综述 | 第41-58页 |
| 综述一 软组织生物力学的应用进展 | 第41-47页 |
| 综述二 包皮环切术与性传播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4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 附录一:论文表格 | 第70-75页 |
| 附录二:论文图片 | 第75-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附录三: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