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钙离子拮抗剂对映体的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6页
    1.1 毛细管电泳概论第17-20页
        1.1.1 毛细管电泳分离机理第17-18页
        1.1.2 毛细管电泳的柱效和分离度第18页
        1.1.3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及应用第18-20页
    1.2 离子液体第20-23页
        1.2.1 离子液体的性质第20-21页
        1.2.2 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第21-23页
    1.3 环糊精第23-24页
        1.3.1 环糊精在毛细管电泳非手性分离中的应用第23页
        1.3.2 环糊精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应用第23-24页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4-26页
        1.4.1 选题的意义第24页
        1.4.2 选题的主要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手性离子液体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和乐卡地平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研究第26-42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仪器和试剂第27-28页
        2.2.2 缓冲溶液和样品溶液的配制第28页
        2.2.3 电泳条件第28-29页
    2.3 手性离子液体与CM-β-CD联用拆分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的影响研究第29-36页
        2.3.1 缓冲液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第29-30页
        2.3.2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0-31页
        2.3.3 CM-β-CD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1页
        2.3.4 分离电压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1-32页
        2.3.5 离子液体对AM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第32-35页
        2.3.6 离子液体对分离度影响的机理探讨第35-36页
    2.4 手性离子液体与CM-β-CD联用拆分乐卡地平对映体的影响研究第36-40页
        2.4.1 离子液体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6-37页
        2.4.2 CM-β-CD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7-38页
        2.4.3 缓冲液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8页
        2.4.4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8-39页
        2.4.5 分离电压对分离度的影响第39-40页
    2.5 结论第40-42页
第三章 离子液体对钙离子拮抗剂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研究第42-58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5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2-44页
        3.2.2 缓冲溶液和样品溶液的配制第44页
        3.2.3 电泳条件第44-45页
    3.3 离子液体与CM-β-CD联用对拆分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的影响研究第45-49页
        3.3.1 缓冲液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第45-46页
        3.3.2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46页
        3.3.3 CM-β-CD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46-47页
        3.3.4 离子液体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47-48页
        3.3.5 分离电压对分离度的影响第48-49页
    3.4 离子液体与CM-β-CD联用对拆分乐卡地平对映体的影响研究第49-53页
        3.4.1 离子液体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49-50页
        3.4.2 CM-β-CD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0-51页
        3.4.3 缓冲液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1页
        3.4.4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1-52页
        3.4.5 分离电压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2-53页
    3.5 离子液体与CM-β-CD联用对拆分尼莫地平对映体的影响研究第53-57页
        3.5.1 CM-β-CD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3-54页
        3.5.2 离子液体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4页
        3.5.3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4-55页
        3.5.4 缓冲液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5页
        3.5.5 分离电压对分离度的影响第55-57页
    3.6 结论第57-58页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饮料中的六种添加剂第58-67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58-59页
        4.2.2 材料第59-60页
        4.2.3 溶液的配制第60页
        4.2.4 样品处理第60页
        4.2.5 操作条件第6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4.3.1 Peakmaster软件模拟第60-61页
        4.3.2 电泳分离条件的确定第61-63页
        4.3.3 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分析第63-64页
        4.3.4 加标回收率试验第64-65页
        4.3.5 精密度试验第65页
        4.3.6 样品中6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第65-66页
    4.4 结论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催化CO2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螺旋聚苯异腈共轭聚合物的合成、结构调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