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权益保护视角下的耕地生态补偿意愿及标准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2-2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 生态补偿的内涵 | 第13-15页 |
2.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 第15-16页 |
3.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五) 创新点 | 第22-23页 |
二、耕地生态补偿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28页 |
(一) 耕地生态补偿概述 | 第23-25页 |
1. 生态补偿 | 第23页 |
2. 耕地生态补偿 | 第23-25页 |
(二) 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5页 |
2. 外部性理论 | 第25页 |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三)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三、武汉市耕地生态补偿的进展研究 | 第28-32页 |
(一) 武汉市耕地生态补偿的现状 | 第28-30页 |
(二) 武汉市耕地生态补偿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1. 生态补偿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0页 |
2. 补偿标准不准确 | 第30-31页 |
3. 补偿方式单一 | 第31页 |
4. 补偿行为不规范 | 第31-32页 |
四、武汉市耕地生态补偿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32-46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概况 | 第32-40页 |
1. 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2. 样本概况与样本分析 | 第33-37页 |
3. 认知度分析 | 第37-40页 |
(二) 耕地生态补偿意愿与标准 | 第40-42页 |
1. 耕地补偿支付方式 | 第40页 |
2. 条件价值法测算耕地生态补偿标准 | 第40-42页 |
(1) 耕地生态效益的平均支付意愿 | 第41-42页 |
(2) 耕地生态效益的平均受偿意愿 | 第42页 |
(三) WTP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 第42-44页 |
1. 模型及变量说明 | 第42-43页 |
2. 计量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一) 结论 | 第46-47页 |
(二) 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