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5页 |
第2章 材料与对象 | 第15-17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2 试剂与耗材 | 第15页 |
2.3 实验对象 | 第15页 |
2.4 CAG判断病变 | 第15-16页 |
2.5 入选标准 | 第16页 |
2.6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2.7 随访和终点事件 | 第16-17页 |
第3章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17-21页 |
3.1 研究对象及基本资料收集 | 第17页 |
3.2 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3.2.1 血浆中Lp-PLA2浓度的测定 | 第17-19页 |
3.2.2 血浆中hs- CRP浓度的测定 | 第19-20页 |
3.3 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21-27页 |
4.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Lp-PLA2、hs-CRP水平的比较 | 第21页 |
4.2 观察组入选对象基本资料 | 第21-22页 |
4.3 Lp-PLA2、hs-CRP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 第22-23页 |
4.4 Lp-PLA2、hs-CRP对冠脉轻中度狭窄UA患者90天及180天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第23-25页 |
4.5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基线变量对90天及180天的不良终点事件的影响。 | 第25-26页 |
4.6 不同Lp-PLA2、hs-CRP值对冠脉轻中度狭窄患者90天不良终点事件预测的比较 | 第26-2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7-3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损斑块的研究现状 | 第39-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在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