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心为生之本 | 第7-25页 |
1 西方主流思想倾向于"心比身体更重要" | 第7-14页 |
·笛卡尔认为:心灵在身心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 第8-9页 |
·斯宾诺莎的与"心物一元论" | 第9-10页 |
·莱布尼兹与"太极说" | 第10-11页 |
·康德等从"上帝"转向"自在之物"、"意志"或"绝对精神" | 第11页 |
·物理学巨匠的探索最后皆指向"心" | 第11-13页 |
·"上帝"的再现和内涵的转变——心灵 | 第13-14页 |
2. 对传统文化中身心关系的考察研究 | 第14-24页 |
·儒道文化中的身心观念 | 第14-21页 |
·佛教中的身心观念 | 第21-24页 |
3 总结讨论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从养心到养生的实现 | 第25-30页 |
1. 性情制化法 | 第25-27页 |
·七情致病与治病 | 第25页 |
·性情制化法 | 第25-27页 |
2. 修习禅定——从养心开始达到生命的至善圆满 | 第27-30页 |
·"禅定"的文字解读 | 第27-28页 |
·修禅治病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28-29页 |
·禅修的现代研究及展望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论文著作 | 第33-36页 |
详细摘要 | 第36-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