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 利率市场化相关研究第12-13页
        (二) 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研究第13-14页
        (三)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7-19页
        (一)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二) 本文的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现状第19-22页
    一、利率市场化概述第19-20页
        (一) 利率市场化的涵义第19页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第20-21页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概述第22-29页
    一、银行理财产品含义及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进程第22-24页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含义第22页
        (二)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三)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进程第23-24页
    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和基本特征第24-27页
        (一)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第24-26页
        (二)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特征第26-27页
    三、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一) 理财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创新能力差第27-28页
        (二) 理财产品的信息不相称,欠缺风险提醒第28页
        (三) 信息披露不足第28-29页
第四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第29-37页
    一、利率市场化为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给予更佳环境第29-31页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高速增加第29-30页
        (二) 促使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和类型的创新第30-31页
    二、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理财产品面临冲击第31-33页
        (一) 严重冲击收益固定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模式第31-33页
        (二) 对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中间业务主导带来机遇第33页
    三、利率市场化激化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竞争第33-34页
    四、利率市场化加大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第34-37页
        (一) 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的资金流动风险第34-35页
        (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信用风险增加第35页
        (三) 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风险第35-37页
第五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7-42页
    一、研究数据的选择第37-38页
    二、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利率水平的相关检验第38-41页
        (一) 选取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第38-39页
        (二) 协整检验第39-40页
        (三)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第40-41页
    三、实证结果分析第41-42页
        (一) 存款基准利率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第41页
        (二) SHIBOR水平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第41-42页
第六章 我国银行进一步发展理财产品的对策第42-50页
    一、规范和完善产品市场化的定价第42页
    二、重视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第42-44页
        (一) 提升理财产品的设计创新水平第42-43页
        (二) 革新管控产品的模式第43-44页
    三、深入挖掘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客户第44-46页
        (一) 对目标群体进一步细分第44-45页
        (二) 创建品牌银行理财产品第45-46页
    四、强化投资教育,培养专业理财产品从业者第46-47页
        (一) 强化理财教育和建立理财意识第46页
        (二) 培养专业理财从业者第46-47页
    五、加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第47-50页
        (一) 构建完善系统管控风险第47页
        (二) 规范产品运作及核算工作第47-48页
        (三) 加强产品监管杜绝套利行为第48页
        (四) 规范产品的“非标”类资产投资第48页
        (五) 加强所推出产品的信息披露,完善相应法规第48-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