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成分对钙镁耦合降低煤灰熔融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1.1 煤灰化学组成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1.2 煤灰矿物组成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 | 第18-20页 |
1.3 调控煤灰成分降低煤灰熔融性的研究 | 第20-22页 |
1.3.1 单因素调控降低煤灰熔融性的研究 | 第20-21页 |
1.3.2 多因素调控降低煤灰熔融性的研究 | 第21-22页 |
1.4 模拟灰在煤灰熔融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5-27页 |
2.1.1 煤样 | 第25-26页 |
2.1.2 模拟灰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及实验仪器 | 第27-30页 |
2.2.1 灰熔融温度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2 渣样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28页 |
2.2.3 TG-DTA实验 | 第28-29页 |
2.2.4 微观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29-30页 |
3 煤灰成分对钙镁耦合降低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 第30-43页 |
3.1 硅铝比对耦合作用降低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 第30-36页 |
3.1.1 不同硅铝比煤灰的耦合作用分析 | 第30-32页 |
3.1.2 不同硅铝比模拟灰的耦合作用分析 | 第32-34页 |
3.1.3 钙镁耦合作用强度的面积表示法 | 第34-36页 |
3.2 酸碱比对耦合作用降低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 第36-42页 |
3.2.1 不同酸碱比煤灰的耦合作用分析 | 第36-38页 |
3.2.2 不同酸碱比模拟灰的耦合作用分析 | 第38-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基于矿物演变行为的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 第43-65页 |
4.1 煤灰的矿物转化过程分析 | 第43-50页 |
4.1.1 BLH煤灰的矿物转化过程 | 第43-46页 |
4.1.2 CP煤灰的矿物转化过程 | 第46-48页 |
4.1.3 MDL煤灰的矿物转化过程 | 第48-50页 |
4.2 模拟灰的矿物转化过程分析 | 第50-58页 |
4.2.1 硅铝比为1.00模拟灰的矿物转化过程 | 第51-53页 |
4.2.2 硅铝比为1.50模拟灰的矿物转化过程 | 第53-56页 |
4.2.3 硅铝比为4.00模拟灰的矿物转化过程 | 第56-58页 |
4.3 合成矿物的耦合作用分析 | 第58-64页 |
4.3.1 晶体矿物的合成 | 第59-61页 |
4.3.2 晶体矿物的TG-DTA实验分析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灰渣的SEM-EDX分析 | 第65-73页 |
5.1 硅铝比为1.00灰渣的SEM-EDX分析 | 第65-67页 |
5.2 硅铝比为1.50灰渣的SEM-EDX分析 | 第67-69页 |
5.3 硅铝比为4.00灰渣的SEM-EDX分析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