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Ni-Mo加氢脱硫催化剂TiO2/γ-Al2O3复合载体制备及其性能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TiO_2/γ-Al2O3复合载体及其特性第11-13页
    1.2 TiO_2/γ-Al2O3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第13-22页
        1.2.1 钛表面改性氧化铝TiO_2/γ-A1_2O_3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1.2.2 混合氧化物TiO_2/γ-A1_2O_3的制备方法第15-19页
        1.2.3 催化剂各成分分散状态的研究第19-20页
        1.2.4 钛提高催化活性的机理研究第20-22页
    1.3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第22-23页
第2章 浸渍法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研究第23-49页
    2.1 催化剂制备、性能评价及表征第23-30页
        2.1.1 Ni-Mo/(TiO_2/A1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23-26页
        2.1.2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6-28页
        2.1.3 载体及其催化剂的表征第28-3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0-48页
        2.2.1 制备过程中一些实验参数及工艺的确定第30-31页
        2.2.2 覆钛量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性能的影响比较第31-37页
        2.2.3 浸渍顺序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性能影响的比较第37-39页
        2.2.4 钛前体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性能影响的比较第39-42页
        2.2.5 覆钛对催化剂微观形态的影响第42-45页
        2.2.6 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制备催化剂具备超高初期活性的机理探讨第45-48页
    2.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共沉淀法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研究第49-59页
    3.1 共沉淀法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49-50页
        3.1.1 实验试剂第49页
        3.1.2 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49页
        3.1.3 催化剂的制备第49-5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3.2.1 TiO_2含量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活性的影响第50-52页
        3.2.2 TiO_2含量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及其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2-54页
        3.2.3 不同含钛量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TPR比较第54-55页
        3.2.4 含钛量对复合载体及其催化剂微观形态的影响第55-58页
    3.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溶胶凝胶法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研究第59-72页
    4.1 溶胶凝胶法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59-61页
        4.1.1 实验试剂第59页
        4.1.2 PS球的制备第59-60页
        4.1.3 不同模板剂种类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60页
        4.1.4 不同模板剂用量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60-61页
        4.1.5 催化剂的制备第6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1-71页
        4.2.1 模板剂种类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活性的影响第61-63页
        4.2.2 最优模板剂用量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4.2.3 最优模板剂用量对TiO_2/γ-A1_2O_3复合载体及其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影响第64-66页
        4.2.4 不同模板剂用量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TPR比较第66-67页
        4.2.5 含钛量对复合载体及其催化剂微观形态的影响第67-70页
        4.2.6 复合载体及其催化剂的强度测试第70-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结论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硕士研究生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P筋及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