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电气CAD技术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 第10页 |
1.2.2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内容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供排水调度中心照明系统设计 | 第13-26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照明系统设计概述 | 第13-16页 |
2.2.1 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3页 |
2.2.2 照明系统的设计标准 | 第13-14页 |
2.2.3 照明系统中照明灯具的选择 | 第14-16页 |
2.3 照明系统的照明质量分析 | 第16-19页 |
2.3.1 照明照度及照度标准分析 | 第16页 |
2.3.2 照明频闪与眩光分析 | 第16-17页 |
2.3.3 照明照度计算方法 | 第17-19页 |
2.4 应急照明系统 | 第19-20页 |
2.4.1 应急照明介绍 | 第19页 |
2.4.2 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 第19-20页 |
2.5 供排水调度中心的照明系统设计 | 第20-25页 |
2.5.1 供排水调度中心部分照度计算 | 第20-24页 |
2.5.2 供排水调度中心部分照明系统平面设计 | 第24页 |
2.5.3 供排水调度中心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配电系统设计与设备选择 | 第26-47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配电系统概述 | 第26-29页 |
3.2.1 配电方式介绍 | 第26-27页 |
3.2.2 负荷等级及其供电要求 | 第27-28页 |
3.2.3 配电系统的供电电源 | 第28-29页 |
3.3 配电系统设备选择 | 第29-33页 |
3.3.1 负荷计算目的及方法 | 第29-30页 |
3.3.2 低压电器的分类与选择 | 第30-32页 |
3.3.3 低压导线的选择 | 第32-33页 |
3.4 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 | 第33-36页 |
3.4.1 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技术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3.4.2 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原则 | 第35-36页 |
3.5 项目供配电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3.6 基于多目标人工鱼群算法的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 第37-44页 |
3.6.1 基本人工鱼群算法 | 第37-39页 |
3.6.2 多目标人工鱼群算法 | 第39-40页 |
3.6.3 供配电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3.6.4 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3.6.5 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评价指标分析 | 第43-44页 |
3.7 本工程配电系统设计 | 第44-46页 |
3.7.1 本工程电气设计施工总说明 | 第44-45页 |
3.7.2 本工程中各位置布线说明 | 第45-46页 |
3.7.3 本工程各级配电系统图 | 第4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 | 第47-54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 | 第47-48页 |
4.3 年累计雷击估计次数 | 第48页 |
4.4 各类防雷措施 | 第48-50页 |
4.4.1 防雷措施安装要求 | 第48-49页 |
4.4.2 第一类建筑物防雷措施 | 第49页 |
4.4.3 第二类建筑物防雷措施 | 第49-50页 |
4.4.4 第三类建筑物防雷措施 | 第50页 |
4.5 本工程防雷设计 | 第50-51页 |
4.5.1 雷击次数计算 | 第50页 |
4.5.2 防雷设计 | 第50-51页 |
4.6 接地系统 | 第51-53页 |
4.7 本工程接地设计 | 第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