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MnO_x/粉煤灰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烟气脱硝技术第11-16页
        1.2.1 低温NH_3-SCR反应机理第12-15页
            1.2.1.1 吸附第12页
            1.2.1.2 NH_3的吸附第12-13页
            1.2.1.3 NO的吸附第13-14页
            1.2.1.4 反应第14-15页
        1.2.2 SCR烟气脱硝影响因素第15-16页
    1.3 Mn系SCR低温脱硝催化剂第16-20页
        1.3.1 非负载型锰基催化剂第17页
        1.3.2 负载型锰基催化剂第17-19页
        1.3.3 二元及多元复合负载型催化剂第19-20页
    1.4 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第20-21页
    1.5 SCR脱硝催化剂研究方向第21页
    1.6 粉煤灰性质与作用第21-25页
        1.6.1 粉煤灰的组成与性质第22-23页
        1.6.2 粉煤灰的资源利用第23-25页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6-33页
    2.1 实验方案第26-28页
        2.1.1 主要试剂及器材第26-27页
        2.1.2 实验方案第27-28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2.3 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第29-31页
        2.3.1 实验装置第29-30页
        2.3.2 脱硝率测试步骤第30页
        2.3.3 NO脱硝率计算第30-31页
    2.4 催化剂结构表征手段第31-33页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1页
        2.4.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第31页
        2.4.3 热分析第31页
        2.4.4 比表面积-孔结构测试(BET-BJH)第31-32页
        2.4.5 程序升温还原(TPR)第32页
        2.4.6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MnO_x/粉煤灰催化剂制备工艺因素影响研究第33-49页
    3.1 实验用粉煤灰的特性分析第33-39页
        3.1.1 成分分析及结果第33-34页
        3.1.2 物相分析及结果第34-35页
        3.1.3 BET分析及结果第35页
        3.1.4 热分析及结果第35-39页
        3.1.5 三种粉煤灰的特性比较第39页
    3.2 锰负载量对MnO_x/粉煤灰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规律第39-40页
    3.3 焙烧温度对MnO_x/粉煤灰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0-44页
    3.4 粉煤灰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4-47页
        3.4.1 粉煤灰预处理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4-47页
        3.4.2 不同粉煤灰制备的催化剂性能分析比较第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MnO_x/粉煤灰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第49-68页
    4.1 MnO_x/粉煤灰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49-51页
    4.2 MnO_x/粉煤灰催化剂的孔结构分析第51-55页
    4.3 MnO_x/粉煤灰催化剂的TPR分析第55-62页
    4.4 MnO_x/粉煤灰催化剂的NH_3-SCR催化还原过程分析第62-66页
        4.4.1 NH_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第62-63页
        4.4.2 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第63-64页
        4.4.3 O_2对NH_3和N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影响第64-66页
    4.5 影响MnO_x/粉煤灰催化剂性能的结构因素讨论第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68页
    5.2 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负载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
下一篇:杭州西湖沉积物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