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9页 |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 第13-17页 |
(一)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二) 创新点 | 第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三、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一章 霍伊后现代哲学核心术语产生的背景 | 第19-24页 |
一、生平及著作 | 第19-20页 |
二、社会背景 | 第20-21页 |
三、理论背景 | 第21-24页 |
(一) 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 尼采、福柯谱系学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霍伊后现代哲学核心术语的基本内容 | 第24-48页 |
一、谱系学(Genealogy) | 第24-27页 |
二、谱系学解释学(Genealogical Hermeneutics) | 第27-29页 |
三、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alism) | 第29-30页 |
四、批判理论 (Critical theory) | 第30-34页 |
五、解释(Interpretation) | 第34-36页 |
六、解构(Deconstruction) | 第36-37页 |
七、去主体化(Desubjectivation) | 第37-40页 |
八、多元主义(Pluralism) | 第40-41页 |
九、偶然性(Contingency) | 第41-43页 |
十、时间性 (Temporality) | 第43-45页 |
十一、抵抗 (Resistance) | 第45-48页 |
第三章 霍伊后现代哲学核心术语的理论特征 | 第48-51页 |
一、批判性 | 第48-49页 |
二、反本质主义 | 第49页 |
三、反基础主义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关于霍伊后现代哲学核心术语的简要评价 | 第51-56页 |
一、建设性 | 第51-53页 |
(一) 治愈现代理性的顽疾 | 第51页 |
(二) 尊重多元价值观 | 第51-52页 |
(三) 倡导宽容精神 | 第52-53页 |
二、局限性 | 第53-54页 |
(一) 承认偶然差异性,否定普遍必然性 | 第53页 |
(二) 解构真理,滑入相对主义泥沼 | 第53页 |
(三) 忽视了主体的价值和作用 | 第53-54页 |
三、启示 | 第54-56页 |
(一) 对现代人观念的启示——摒弃“未来乌托邦” | 第54-55页 |
(二) 对新视角的启示——对世界的解释是无限的 | 第55页 |
(三) 对实践的启示——多元价值观使生活更美好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