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法律社会学论文

“孝”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实现及意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背景第9-11页
        (一) 人口日趋老龄化第9页
        (二) 国家政策对老龄工作的支持第9-10页
        (三) 相关法律适用环境发生变化第10-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有利于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第11页
        (二) 发挥道德对法律的评价作用第11-12页
        (三) 完善法律和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第12-13页
    四、相关文献综述第13-15页
第二章 孝的内涵及其在法律制度中的变迁第15-22页
    一、孝的内涵第15-16页
        (一) 孝的本质第15-16页
        (二) 养与敬第16页
    二、孝在当代的表现特征第16-18页
        (一) 重视家庭成员的人格平等第16-17页
        (二) 以慈养孝第17-18页
        (三) 国家社会的参与第18页
    三、我国法律制度中孝的立法演进第18-20页
    四、孝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变迁的原因分析第20-22页
        (一) 社会因素第20-21页
        (二) 家庭因素第21页
        (三) 个体因素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孝第22-27页
    一、以家为中心的法律观念第22-24页
        (一) 亲亲相隐第22-23页
        (二) 留存养亲第23页
        (三) 代亲受刑第23-24页
        (四) 血亲复仇第24页
    二、长幼有序的等级法第24-26页
    三、以和为贵法律观念第26-27页
第四章 我国当代法律制度中的孝第27-33页
    一、我国当代立法中的孝第28-30页
        (一) 宪法中有关孝的规定第28页
        (二) 法律中有关孝的规定第28-29页
        (三) 法规及规章中有关孝的规定第29-30页
    二、我国当代有关孝的立法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一) 规范体系缺乏完整性第30-31页
        (二) 规范的可操作性需加强第31-32页
        (三) 规范内容忽视精神层面的保障第32页
        (四) 家庭成员赡养父母层面的立法需完善第32-33页
        (五) 老人行业性权益保障立法的空白第33页
第五章 孝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意义第33-36页
    一、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第33-34页
        (一) 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第33-34页
        (二) 有利于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养老体系第34页
    二、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第34-36页
        (一) 有利于优良家风的形成第34-35页
        (二)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体现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宪法视域下我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现
下一篇: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