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顺酐的概述及用途 | 第9-13页 |
1.2.1 顺酐的概述及国家标准 | 第9-11页 |
1.2.2 顺酐的用途 | 第11-13页 |
1.3 顺酐的市场供需现状、主要消费去向 | 第13-21页 |
1.3.1 世界顺酐现状及市场情况 | 第13-14页 |
1.3.2 我国顺酐现状及市场情况 | 第14-20页 |
1.3.3 目标市场分析 | 第20-21页 |
1.4 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发展 | 第21-23页 |
1.4.1 国外顺酐生产工艺发展 | 第21页 |
1.4.2 国内顺酐生产工艺发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苯氧化法制备顺酐工艺分析 | 第23-46页 |
2.1 原料规格及物化性能分析 | 第24-27页 |
2.1.1 苯 | 第24页 |
2.1.2 空气 | 第24页 |
2.1.3 二甲苯(混合) | 第24-25页 |
2.1.4 主要工艺参数分析 | 第25-27页 |
2.2 苯氧化法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分析 | 第27-34页 |
2.3 物耗分析 | 第34-35页 |
2.3.1 物料平衡计算 | 第34页 |
2.3.2 消耗定额分析 | 第34-35页 |
2.4 生产过程分析及技术优化研究 | 第35-38页 |
2.4.1 催化剂装填的方法及优化方案 | 第35-36页 |
2.4.2 反应器的压力的分析与优化 | 第36页 |
2.4.3 反应器的进口气温度的分析与优化 | 第36-37页 |
2.4.4 空速和熔盐温度的分析与优化 | 第37-38页 |
2.5 原料及中间产品的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2.5.1 原料分析 | 第38-40页 |
2.5.2 中间产品酸水的分析 | 第40页 |
2.6 顺酐工艺指标计算 | 第40-42页 |
2.6.1 顺酐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 第40-41页 |
2.6.2 顺酐熔融色度的测定及计算 | 第41页 |
2.6.3 顺酐结晶点的测定及计算 | 第41页 |
2.6.4 顺酐灰分的测定及计算 | 第41-42页 |
2.6.5 顺酐铁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 第42页 |
2.7 苯氧化法催化剂的分析 | 第42-46页 |
2.7.1 催化剂的选择 | 第42-43页 |
2.7.2 TH催化剂的特性分析 | 第43-45页 |
2.7.3 TH催化剂的优化研究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正丁烷制备顺酐工艺分析 | 第46-55页 |
3.1 正丁烷制顺酐氧化工艺分析 | 第46-49页 |
3.1.1 固定床反应器 | 第46-47页 |
3.1.2 流化床反应器 | 第47-48页 |
3.1.3 移动床反应器 | 第48-49页 |
3.1.4 流化床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的工艺技术对比 | 第49页 |
3.2 后处理工艺的分析 | 第49-55页 |
3.2.1 水吸收法 | 第50页 |
3.2.2 溶剂吸收法 | 第50-51页 |
3.2.3 工艺技术对比分析 | 第51页 |
3.2.4 吸收塔尾气处理工艺分析 | 第51-52页 |
3.2.5 尾气热焚烧方法的研究 | 第52页 |
3.2.6 膜回收尾气处理法分析 | 第52-54页 |
3.2.7 尾气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第四章 苯法和正丁烷法制备顺酐工艺路线对比 | 第55-58页 |
4.1 原料利用的合理性分析 | 第55页 |
4.2 生产成本分析 | 第55-56页 |
4.3 产出量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4.4 催化剂对比分析 | 第57页 |
4.5 其他 | 第57页 |
4.6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顺酐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分析 | 第58-60页 |
5.1 危害因素分析 | 第58页 |
5.2 安全对策措施 | 第58-60页 |
5.2.1 运输 | 第58页 |
5.2.2 储存 | 第58-59页 |
5.2.3 生产过程 | 第59页 |
5.2.4 防火措施 | 第59-60页 |
第六章 顺酐生产装置环保技术方案 | 第60-63页 |
6.1 废气的工艺技术处理方案 | 第60-61页 |
6.2 废水的工艺技术处理方案 | 第61-62页 |
6.3 固体废渣处理 | 第62页 |
6.4 其他 | 第62-63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