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民事保护令在我国的立法与实施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2.1 民事保护令在我国的立法评析 | 第17-22页 |
2.1.1 民事保护令的法律依据 | 第17-18页 |
2.1.2 民事保护令立法的结构性缺陷 | 第18-19页 |
2.1.3 民事保护令的概念界定与相似制度的厘清 | 第19-22页 |
2.2 民事保护令在我国与地方的实施考察 | 第22-27页 |
2.2.1 民事保护令在全国的实施简况 | 第22-23页 |
2.2.2 民事保护令在湖南省长沙市实施的调查 | 第23-27页 |
第3章 民事保护令在我国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3.1 实施中存在的实体问题 | 第27-30页 |
3.1.1 民事保护令的申请原因认定不易 | 第27页 |
3.1.2 民事保护令的适用范围狭窄 | 第27-28页 |
3.1.3 民事保护令的类型缺乏 | 第28页 |
3.1.4 民事保护令的内容薄弱 | 第28-29页 |
3.1.5 民事保护令的处罚措施不够妥当 | 第29-30页 |
3.2 实施中存在的程序问题 | 第30-33页 |
3.2.1 民事保护令不能单独提起申请 | 第30页 |
3.2.2 民事保护令的申请主体受限 | 第30-31页 |
3.2.3 民事保护令的举证困难重重 | 第31页 |
3.2.4 民事保护令的执行主体缺陷 | 第31-33页 |
第4章 民事保护令制度在我国的完善构想 | 第33-46页 |
4.1 完善民事保护令的实体规则 | 第33-36页 |
4.1.1 正确认识家庭暴力 | 第33-34页 |
4.1.2 适当扩大民事保护令的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4.1.3 增加民事保护令的类型 | 第35页 |
4.1.4 拓展民事保护令的内容 | 第35-36页 |
4.1.5 合理安排违反民事保护令的法律责任 | 第36页 |
4.2 完善民事保护令的程序规则 | 第36-46页 |
4.2.1 充分认识民事保护令案件的程序特色 | 第36-38页 |
4.2.2 将民事保护令纳入《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 | 第38-39页 |
4.2.3 规范民事保护令的申请 | 第39-41页 |
4.2.4 完善民事保护令具体程序的适用 | 第41-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附表:危险评估量表(Danger assessment,DA)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