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一) 区域经济合作方面 | 第12-13页 |
(二) 农业企业“走出去”方面 | 第13-15页 |
三、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一)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5-16页 |
(二) 投资周期理论 | 第16-17页 |
(三)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7页 |
四、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逻辑框架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概述 | 第19-30页 |
一、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 | 第19-24页 |
(一) 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二) 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 | 第20-22页 |
(三) 我国农业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 | 第22-24页 |
二、我国农业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SWOT分析 | 第24-30页 |
(一) Strength:优势分析 | 第24-25页 |
(二) Weakness:劣势分析 | 第25-26页 |
(三) Opportunity:机遇分析 | 第26-27页 |
(四) Threat:威胁分析 | 第27-29页 |
(五) SWOT矩阵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业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总体分析 | 第30-41页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内涵 | 第30页 |
二、“一带一路”推进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 | 第30-31页 |
(一)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方面 | 第30页 |
(二)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方面 | 第30-31页 |
(三) 行业支持方面 | 第31页 |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一) 总体影响 | 第31-32页 |
(二) 具体影响 | 第32-34页 |
四、“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区域差异化分析 | 第34-38页 |
(一) 中亚区 | 第34-35页 |
(二) 东南亚 | 第35-36页 |
(三) 西亚区 | 第36-37页 |
(四) 北非区 | 第37页 |
(五) 中东欧区 | 第37-38页 |
五、我国农业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风险分析 | 第38-41页 |
(一) 政治风险 | 第38页 |
(二) 贸易政策风险 | 第38-39页 |
(三) 经济风险 | 第39页 |
(四) 文化风险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 | 第41-48页 |
一、中粮集团农业并购案例分析 | 第41-44页 |
(一) 并购背景 | 第41-42页 |
(二) 并购过程及措施 | 第42-43页 |
(三) 并购意义 | 第43页 |
(四) 并购后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五) 经验及启示 | 第44页 |
二、安徽省新长江集团柬埔寨农业投资案例分析 | 第44-48页 |
(一) 投资背景 | 第44-45页 |
(二) 投资过程及措施 | 第45-46页 |
(三) 区位选择原因分析 | 第46页 |
(四) 投资意义 | 第46-47页 |
(五) 经验及启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走出去”经验借鉴 | 第48-53页 |
一、三井物产对巴西农业投资案例分析 | 第48-50页 |
(一) 三井物产发展概述 | 第48页 |
(二) 三井物产对巴西地区农业投资过程 | 第48-49页 |
(三) 日本政府对农业企业的支持 | 第49页 |
(四)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9-50页 |
二、ADM公司对我国农业投资案例分析 | 第50-53页 |
(一) ADM公司发展概述 | 第50页 |
(二) ADM公司对我国农业投资过程 | 第50-51页 |
(三) 美国政府对农业企业的支持 | 第51页 |
(四) 对我国的启示 | 第51-53页 |
第六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对策建议 | 第53-56页 |
一、政府层面 | 第53-54页 |
(一) 建立稳定融洽的外交关系 | 第53页 |
(二) 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 | 第53页 |
(三) 建立“一带一路”农业专项基金 | 第53-54页 |
(四) 健全保险及审查体系 | 第54页 |
二、行业协会方面 | 第54-55页 |
(一) 建立“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信息网 | 第54页 |
(二) 促进“一带一路”范围内产业链联合 | 第54页 |
(三) 定期举办交流会,促进信息与技术传播 | 第54-55页 |
三、农业企业层面 | 第55-56页 |
(一) 深入了解东道国农业特征,因地制宜 | 第55页 |
(二) 切实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 | 第55页 |
(三) 尊重东道国习俗,开展公益事业 | 第55页 |
(四) 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品牌效应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