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3页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的文献综述第11-18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3 文献述评与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第17-18页
    1.3 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21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1-23页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1-22页
        1.4.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关理论指导第23-3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24页
    2.2 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和创新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2.2.1 生命周期理论第24页
        2.2.2 金融抑制与利率市场化理论第24-25页
        2.2.3 监管博弈理论第25-26页
        2.2.4 金融创新理论第26-27页
    2.3 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第27-31页
        2.3.1 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经典理论第27-28页
        2.3.2 流动性偏好理论第28-29页
        2.3.3 市场细分理论第29页
        2.3.4 行为金融学理论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历程及现状考察第31-50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类型第31-33页
        3.1.1 按收益类型分类第31-32页
        3.1.2 按投资标的分类第32-33页
        3.1.3 其他分类第33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第33-37页
        3.2.1 初步发展时期(2004年至2007年)第33-34页
        3.2.2 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至2012年)第34-36页
        3.2.3 利率市场化加速完成时期(2013年至2015年)第36-37页
    3.3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第37-50页
        3.3.1 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程度分析第37-39页
        3.3.2 理财产品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第39-42页
        3.3.3 理财产品收益率特征分析第42-44页
        3.3.4 理财产品与替代品比较分析第44-47页
        3.3.5 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7-50页
第四章 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第50-59页
    4.1 宏观影响因素第50-55页
        4.1.1 利率市场化第50-51页
        4.1.2 宏观经济因素第51-55页
    4.2 微观影响因素第55-59页
        4.2.1 风险性因素第55-56页
        4.2.2 流动性因素第56-57页
        4.2.3 收益性因素第57-59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59-76页
    5.1 市场利率模型第59-64页
        5.1.1 信贷资产类产品与贷款利率第59-62页
        5.1.2 债券和利率类产品与SHIBOR第62-64页
    5.2 利率市场化与宏观经济因素模型第64-70页
        5.2.1 样本说明及变量选取第65-66页
        5.2.2 相关检验第66-68页
        5.2.3 模型回归结果第68-70页
    5.3 产品设计因素模型第70-76页
        5.3.1 样本说明第71页
        5.3.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第71-73页
        5.3.3 模型回归结果第73-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6-80页
    6.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第76-77页
    6.2 关于商业银行发展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建议第77-79页
        6.2.1 理财产品走向差异化、个性化第77页
        6.2.2 进一步加强理财产品的定价能力第77-78页
        6.2.3 强化理财产品的信息透明度第78页
        6.2.4 严格把控好理财产品的风险第78页
        6.2.5 提升银行理财产品从业者的职业素养第78-79页
    6.3 关于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的建议第79-80页
        6.3.1 勿将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等同第79页
        6.3.2 加强对理财产品说明书条款的理解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借壳上市中壳公司的价值增值研究--以民营企业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上市为例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