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0-15页 |
1.2.1 超级电容器原理 | 第11-13页 |
1.2.1.1 双电层电容器(EDLC) | 第12页 |
1.2.1.2 法拉第赝电容器(FPC) | 第12页 |
1.2.1.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SC) | 第12-13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述 | 第13-15页 |
1.2.2.1 金属氧化物 | 第13页 |
1.2.2.2 导电聚合物 | 第13-14页 |
1.2.2.3 碳材料 | 第14页 |
1.2.2.4 金属硫化物 | 第14-15页 |
1.3 光催化 | 第15-16页 |
1.3.1 光催化技术简介 | 第15页 |
1.3.2 光催化纳米异质材料 | 第15-16页 |
1.3.3 导电聚合物类光催化剂 | 第16页 |
1.3.4 金属硫化物类光催化剂 | 第16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第18-22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18-19页 |
2.1.1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18-1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2.1.3 产物的制备 | 第19页 |
2.2 产物的表征 | 第19-20页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19-20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0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0页 |
2.2.4 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20页 |
2.3 产物的性能测试 | 第20-22页 |
2.3.1 光催化还原Cr(VI)的性能测试 | 第20页 |
2.3.2 光催化制氢的性能测试 | 第20-21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空心Polypyrrole/CdS异质微米盒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2-31页 |
3.1 引言 | 第22-2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3.2.1 合成PPy空心微米盒 | 第23页 |
3.2.2 合成空心PPy/CdS异质结构微米盒 | 第23-24页 |
3.2.3 产物的表征 | 第24页 |
3.2.4 光催化还原Cr(Ⅵ)的性能测试 | 第24页 |
3.2.5 光催化制氢的性能测试 | 第24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24-30页 |
3.4 结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纳米花状MoS_2/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1-41页 |
4.1 引言 | 第31-3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4.2.1 纳米花状MoS_2的合成 | 第32-33页 |
4.2.2 制备PANI导电聚合物 | 第33页 |
4.2.3 MoS_2/PANI纳米花状复合物的合成 | 第33页 |
4.2.4 产物表征 | 第33页 |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34-40页 |
4.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可控合成类球状Ni_3S_4/MoS_2异质纳米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1-50页 |
5.1 引言 | 第41-4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5.2.1 纳米类球状NGPMs的合成 | 第42页 |
5.2.2 制备类球状Ni_3S_4/MoS_2异质纳米结构 | 第42-43页 |
5.2.3 产物表征 | 第43页 |
5.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43-49页 |
5.4 总结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