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论小津安二郎电影的编剧艺术--以《晚春》而始的“嫁女”系列影片为重点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9页
第一章 小津电影叙事母题:父与女第9-22页
    1.1 小津电影叙事母题“父与女”的生成渊源第9-17页
        1.1.1 从传统到现代的“父权”思想演变第9-11页
        1.1.2 “父权”思想与“娇”的心理情境相融合第11-15页
        1.1.3 从“父与子”到“父与女”第15-17页
    1.2 小津电影叙事母题“父与女”的经典演绎第17-22页
        1.2.1 “父亲”叙事视角下的“嫁女”系列第17-19页
        1.2.2 “父女”关系本质探讨第19-22页
第二章 小津电影叙事环境:具有多重意义的“家”第22-32页
    2.1 小津电影中“家”的本质意义第22-26页
        2.1.1 小津电影中空间意义的家第22-23页
        2.1.2 小津电影中伦理意义的家第23-24页
        2.1.3 小津电影中精神归宿的家第24-26页
    2.2 走向崩溃的“家”第26-32页
        2.2.1 小津电影的前提:角色缺失之下的家第26-27页
        2.2.2 小津电影的现场:面临瓦解的家第27-28页
        2.2.3 小津电影的留白:已然崩溃的“家”第28-32页
第三章 小津电影叙事风格:淡化与节制第32-43页
    3.1 削弱故事的离奇性与戏剧性第32-36页
        3.1.1 小津电影事件的非离奇性第32-34页
        3.1.2 小津电影节奏的非戏剧性第34-36页
    3.2 节制:让叙事更具张力和感染力第36-43页
        3.2.1 心理节制第37-38页
        3.2.2 情绪节制第38-40页
        3.2.3 情节节制第40-43页
第四章 小津电影叙事策略:师承美国电影下的剧本创作第43-56页
    4.1 美国电影启发下的编剧构思第43-49页
        4.1.1 小津对美国电影的传承与借鉴第43-46页
        4.1.2 小津对美国电影的日本本土化第46-49页
    4.2 小津电影剧本创作的完成过程第49-56页
        4.2.1 小津电影主题先行的叙事模式第49-52页
        4.2.2 小津电影稳固默契的编剧团队第52-53页
        4.2.3 小津电影建筑工程师般的剧作手法第53-56页
结论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 小津安二郎电影作品年表第61-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致谢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荒原与人》三种舞台版本空间处理的比较
下一篇:藏族传统绘画在卫藏、康区、热贡三地的风格演变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