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3.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1.4.0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23-35页 |
2.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治理的政策背景 | 第23-24页 |
2.2 我国典型区域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现状 | 第24-27页 |
2.2.1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合作治理 | 第24-25页 |
2.2.2 长三角地区的空气污染合作治理 | 第25-26页 |
2.2.3 珠三角地区的空气污染合作治理 | 第26-27页 |
2.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问题 | 第27-30页 |
2.3.1 合作决策的临时应对式 | 第28-29页 |
2.3.2 合作执行的碎片化 | 第29页 |
2.3.3 合作监督问责失效 | 第29-30页 |
2.4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2.4.1 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利益驱动不足 | 第30-31页 |
2.4.2 相关法制缺失增加了合作治理难度 | 第31-32页 |
2.4.3 现有区域协调机构的有限整合作用 | 第32-33页 |
2.4.4 运行机制障碍阻碍了合作治理进程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优化的整体设计 | 第35-40页 |
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优化的目标 | 第35-37页 |
3.1.1 基于制度规范的合作决策的常态化 | 第35-36页 |
3.1.2 基于组织保障的合作执行的规范化 | 第36页 |
3.1.3 基于多元主体的合作监督的科学化 | 第36-37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优化要素 | 第37-40页 |
3.2.1 空气治理的有效前提是地方政府的合作决策 | 第37-38页 |
3.2.2 空气治理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合作执行 | 第38-39页 |
3.2.3 空气治理的重要保障是地方政府的合作监督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的优化分析 | 第40-48页 |
4.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原因 | 第40-42页 |
4.1.1 信任不充分导致应对性合作决策 | 第40页 |
4.1.2 制度不健全导致合作决策随意性大 | 第40-41页 |
4.1.3 地方官员的自利性导致合作决策的短期化 | 第41-42页 |
4.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的优化 | 第42-44页 |
4.2.1 培育区域战略合作理念 | 第42页 |
4.2.2 强化合作决策的制度法规建设 | 第42-43页 |
4.2.3 利益协同减少合作决策成本 | 第43-44页 |
4.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论证 | 第44-48页 |
4.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合理性 | 第44-45页 |
4.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进步性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的优化分析 | 第48-55页 |
5.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原因 | 第48-49页 |
5.1.1 区域协调机构的整合协调能力不足 | 第48页 |
5.1.2 机制运行不畅阻碍了合作执行进程 | 第48-49页 |
5.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的优化 | 第49-52页 |
5.2.1 成立制度化的区域协调组织机构 | 第49-51页 |
5.2.2 优化政府间合作执行的运行机制 | 第51-52页 |
5.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论证 | 第52-55页 |
5.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合理性 | 第52-53页 |
5.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进步性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的优化分析 | 第55-61页 |
6.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原因 | 第55-56页 |
6.1.1 合作监督主体不明确 | 第55页 |
6.1.2 合作监督效果不佳 | 第55-56页 |
6.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的优化 | 第56-58页 |
6.2.1 明确主体强化监督效能 | 第56-57页 |
6.2.2 技术创新提高监管质量 | 第57页 |
6.2.3 考核牵引落实责任机制 | 第57-58页 |
6.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论证 | 第58-61页 |
6.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合理性 | 第58-59页 |
6.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进步性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