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研究评述第16页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6-20页
        1.3.1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8页
        1.3.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1.4.0 研究目的第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现状与问题第23-35页
    2.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治理的政策背景第23-24页
    2.2 我国典型区域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现状第24-27页
        2.2.1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第24-25页
        2.2.2 长三角地区的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第25-26页
        2.2.3 珠三角地区的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第26-27页
    2.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问题第27-30页
        2.3.1 合作决策的临时应对式第28-29页
        2.3.2 合作执行的碎片化第29页
        2.3.3 合作监督问责失效第29-30页
    2.4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5页
        2.4.1 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利益驱动不足第30-31页
        2.4.2 相关法制缺失增加了合作治理难度第31-32页
        2.4.3 现有区域协调机构的有限整合作用第32-33页
        2.4.4 运行机制障碍阻碍了合作治理进程第33-35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优化的整体设计第35-40页
    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优化的目标第35-37页
        3.1.1 基于制度规范的合作决策的常态化第35-36页
        3.1.2 基于组织保障的合作执行的规范化第36页
        3.1.3 基于多元主体的合作监督的科学化第36-37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治理的优化要素第37-40页
        3.2.1 空气治理的有效前提是地方政府的合作决策第37-38页
        3.2.2 空气治理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合作执行第38-39页
        3.2.3 空气治理的重要保障是地方政府的合作监督第39-40页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的优化分析第40-48页
    4.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原因第40-42页
        4.1.1 信任不充分导致应对性合作决策第40页
        4.1.2 制度不健全导致合作决策随意性大第40-41页
        4.1.3 地方官员的自利性导致合作决策的短期化第41-42页
    4.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的优化第42-44页
        4.2.1 培育区域战略合作理念第42页
        4.2.2 强化合作决策的制度法规建设第42-43页
        4.2.3 利益协同减少合作决策成本第43-44页
    4.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论证第44-48页
        4.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合理性第44-45页
        4.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决策优化的进步性第45-48页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的优化分析第48-55页
    5.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原因第48-49页
        5.1.1 区域协调机构的整合协调能力不足第48页
        5.1.2 机制运行不畅阻碍了合作执行进程第48-49页
    5.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的优化第49-52页
        5.2.1 成立制度化的区域协调组织机构第49-51页
        5.2.2 优化政府间合作执行的运行机制第51-52页
    5.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论证第52-55页
        5.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合理性第52-53页
        5.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执行优化的进步性第53-55页
第六章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的优化分析第55-61页
    6.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原因第55-56页
        6.1.1 合作监督主体不明确第55页
        6.1.2 合作监督效果不佳第55-56页
    6.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的优化第56-58页
        6.2.1 明确主体强化监督效能第56-57页
        6.2.2 技术创新提高监管质量第57页
        6.2.3 考核牵引落实责任机制第57-58页
    6.3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论证第58-61页
        6.3.1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合理性第58-59页
        6.3.2 我国地方政府空气污染合作监督优化的进步性第59-61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7.1 研究结论第61页
    7.2 研究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多气体浓度检测仪设计
下一篇:水合物法分离模拟电厂烟道气中CO2热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