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清《补天石传奇》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1 周乐清生平及创作 | 第14-32页 |
1.1 周乐清的生平 | 第14-19页 |
1.2 周乐清的思想人格 | 第19-25页 |
1.3 周乐清的创作 | 第25-32页 |
2 周乐清交游及戏曲活动考 | 第32-44页 |
2.1 周乐清交游考 | 第32-36页 |
2.2 周乐清的戏曲活动 | 第36-44页 |
3 《补天石传奇》的相关问题及创作主旨 | 第44-62页 |
3.1 《补天石传奇》的著录、版本及体制 | 第44-49页 |
3.2 《补天石传奇》的创作背景 | 第49-53页 |
3.3 《补天石传奇》的创作主旨 | 第53-62页 |
4 《补天石传奇》的翻案策略 | 第62-82页 |
4.1 《宴金台》等八剧的翻案策略 | 第62-75页 |
4.2 周乐清关于历史剧的创作方法 | 第75-82页 |
5 《补天石传奇》文本研究 | 第82-100页 |
5.1 角色和科白 | 第82-86页 |
5.2 曲牌和曲韵 | 第86-93页 |
5.3 上、下场诗之研究 | 第93-100页 |
6 作家个体意识对剧作的渗透 | 第100-110页 |
6.1 仕与隐的抉择 | 第100-101页 |
6.2 民本性的历史特征 | 第101-105页 |
6.3 神奇的天命性 | 第105-107页 |
6.4 循吏观念的渗透 | 第107-110页 |
7 《补天石传奇》的演出情况及艺术特色 | 第110-119页 |
7.1 《补天石传奇》的演出情况 | 第110-111页 |
7.2 个性化的抒情原则 | 第111-117页 |
7.3 注重场面的冷热调剂 | 第117-119页 |
结语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7页 |
附录1、周乐清生平及作品简谱 | 第127-133页 |
附录2、《补天石传奇》宫调曲牌表 | 第133-1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