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 第14-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缘起 | 第15-17页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17-20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创新 | 第20-21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基础 | 第23-25页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5-29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实践概述 | 第29-51页 |
2.1 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区域背景概述 | 第29-31页 |
2.1.1 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背景 | 第29页 |
2.1.2 东莞市区域背景研究 | 第29-30页 |
2.1.3 沙田镇区域背景研究 | 第30-31页 |
2.2 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场地概况 | 第31-42页 |
2.2.1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1-33页 |
2.2.2 自然人文概况 | 第33-38页 |
2.2.3 城市建设概况 | 第38-42页 |
2.3 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定位概述 | 第42页 |
2.3.1 规划定位与目标 | 第42页 |
2.3.2 规划原则 | 第42页 |
2.4 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设计概述 | 第42-50页 |
2.4.1 规划构思 | 第42-45页 |
2.4.2 规划总平面 | 第45-46页 |
2.4.3 土地利用规划 | 第46页 |
2.4.4 道路系统规划 | 第46-47页 |
2.4.5 水道修复 | 第47-48页 |
2.4.6 村庄更新 | 第48页 |
2.4.7 设施规划 | 第48-49页 |
2.4.8 旅游规划 | 第49-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东莞沙田乡村公园规划核心问题研究 | 第51-72页 |
3.1 规划问题研究背景 | 第51-53页 |
3.2 规划目标问题研究 | 第53-59页 |
3.2.1 上位规划目标 | 第53-57页 |
3.2.2 美丽幸福村居规划目标 | 第57-58页 |
3.2.3 规划目标问题总结 | 第58-59页 |
3.3 规划对象问题研究 | 第59-67页 |
3.3.1 规划对象特征 | 第60-65页 |
3.3.2 规划对象问题 | 第65-67页 |
3.4 规划工具问题研究 | 第67-71页 |
3.4.1 规划工具选择问题 | 第67-69页 |
3.4.2 相关规划类型总结 | 第69-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乡村公园规划内涵与实施策略 | 第72-95页 |
4.1 乡村公园规划内涵 | 第72-74页 |
4.1.1 乡村公园理论基础 | 第72-73页 |
4.1.2 乡村公园规划内涵 | 第73-74页 |
4.2 乡村公园规划实施策略 | 第74-94页 |
4.2.1 规划策略 | 第74-88页 |
4.2.2 实施建议 | 第88-9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乡村公园规划总结与探讨 | 第95-110页 |
5.1 与国外乡村公园规划比较 | 第95-106页 |
5.1.1 国外乡村公园规划具有普遍性 | 第95-101页 |
5.1.2 与国外乡村公园规划比较 | 第101-106页 |
5.2 乡村公园规划意义 | 第106-109页 |
5.2.1 促进高城镇化率地区非建设用地保护 | 第106-107页 |
5.2.2 有利于改善高城镇化率地区生态环境 | 第107-108页 |
5.2.3 解决高城镇化率地区发展问题 | 第108-10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附录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6-127页 |
附件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