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黑障区尘埃等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 黑障区尘埃等离子体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黑障区尘埃等离子体的相关概念 | 第13-27页 |
2.1 黑障区 | 第13-15页 |
2.1.1 黑障区成因 | 第13页 |
2.1.2 黑障区的特点分析 | 第13-14页 |
2.1.3 黑障区的解决方案 | 第14-15页 |
2.2 太赫兹波 | 第15-18页 |
2.2.1 太赫兹波概述与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2.2 太赫兹波的应用 | 第16-17页 |
2.2.3 我国太赫兹波的发展 | 第17-18页 |
2.3 等离子体 | 第18-20页 |
2.3.1 概念 | 第18页 |
2.3.2 基本尺度 | 第18-19页 |
2.3.3 等离子体的判断依据 | 第19-20页 |
2.4 尘埃等离子体 | 第20-26页 |
2.4.1 尘埃等离子体简介 | 第20页 |
2.4.2 尘埃等离子体的性质 | 第20-22页 |
2.4.3 尘埃等离子体特征参数 | 第22-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等离子体研究基本方法概述 | 第27-41页 |
3.1 解析方法 | 第27-30页 |
3.2 WKB方法 | 第30-33页 |
3.3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 第33-37页 |
3.4 传播矩阵法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传播矩阵法计算黑障区尘埃等离子体的传输特性 | 第41-52页 |
4.1 基于传播矩阵方法的黑障区尘埃等离子体传输特性验证算例 | 第41-43页 |
4.2 黑障区尘埃等离子体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 第43-48页 |
4.2.1 特定频率下,反射、透射系数随碰撞频率的变化关系 | 第46-47页 |
4.2.2 特定频率下,尘埃等离子体反射、透射系数和尘埃等离子体层厚度的关系 | 第47-48页 |
4.3 尘埃等离子体的吸收系数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时变尘埃等离子体 | 第52-58页 |
5.1 太赫兹波在时变尘埃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 | 第52-56页 |
5.2 模拟太赫兹波在宇宙飞船返回过程中黑障区的传输特性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8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