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偏氯乙烯共聚物合成及多孔碳制备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6页
    1.1 引言第8页
    1.2 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现状第8-12页
    1.3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SET-LRP)聚合第12-15页
        1.3.1 金属类催化剂的SET-LRP聚合第13-14页
        1.3.2 非金属催化剂的SET-LRP聚合第14-15页
    1.4 VDC类共聚物的合成第15-18页
        1.4.1 VDC共聚物的自由基聚合第16-17页
        1.4.2 VDC共聚物的可逆加成-断裂转移(RAFT)聚合第17-18页
    1.5 VDC类共聚物基多孔碳的研究现状第18-24页
        1.5.1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9-23页
        1.5.2 VDC聚合物基碳材料的制备第23-24页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2页
    2.1 原料与试剂第26页
    2.2 设备与仪器第26-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3.1 原料的预处理第28页
        2.3.2 VDC单体的制备第28页
        2.3.3 VDC共聚物的合成第28-29页
        2.3.4 VDC共聚物的炭化第29页
    2.4 转化率以及聚合速率的计算第29-30页
        2.4.1 转化率的计算第29页
        2.4.2 聚合表观速率常数的计算第29-30页
    2.5 聚合物的表征第30-32页
        2.5.1 凝胶渗透色谱 (GPC)第30页
        2.5.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0页
        2.5.3 核磁共振(~1H-NMR)第30页
        2.5.4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第30页
        2.5.5 聚合物的表观形貌分析(SEM)第30页
        2.5.6 微观形貌分析(TEM)第30页
        2.5.7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0-31页
        2.5.8 BET氮吸附第31-32页
第三章 VDC-MA共聚物的SET-LRP聚合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VDC单体制备的条件优化第32-34页
    3.3 聚合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第34-42页
        3.3.1 分散剂对聚合物外观形态的影响第34-35页
        3.3.2 反应时间对聚合体系的影响第35-36页
        3.3.3 反应温度对聚合体系的影响第36-38页
        3.3.4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体系的影响第38-40页
        3.3.5 催化剂用量对聚合体系的影响第40-42页
    3.4 产物结构的测定分析第42-43页
        3.4.1 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第42页
        3.4.2 产物的 ~1H-NMR谱图分析第42-43页
    3.5 聚合反应机理的探索第43-45页
    3.6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VDC-MA共聚物基多孔碳的制备与表征第46-59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VDC-MA共聚物的合成第46页
    4.3 VDC-MA共聚物热性能测试第46-49页
    4.4 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的XRD分析第49页
    4.5 不同MA含量对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的影响第49-53页
        4.5.1 不同MA含量对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孔结构的影响第49-52页
        4.5.2 不同MA含量的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的形貌第52-53页
    4.6 炭化温度对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的影响第53-57页
        4.6.1 炭化温度对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孔结构的影响第53-56页
        4.6.2 不同炭化温度下VDC-MA共聚物基炭化物的形貌第56-57页
    4.7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SM-5/SAPO-11复合结构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MTH反应研究
下一篇:SAPO-34/CZA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对CO2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