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基于Bifactor-model的抑郁症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开发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40页
    1.1 抑郁症当前现状及抑郁症评估第11-17页
        1.1.1 抑郁症与其特点第11-14页
        1.1.2 抑郁症评估工具及其评价第14-17页
            1.1.2.1 当前常用的抑郁量表第14-15页
            1.1.2.2 对现有抑郁评估工具的评价第15-16页
            1.1.2.3 抑郁症测评工具的维度第16-17页
    1.2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第17-40页
        1.2.1 全息项目因素分析模型介绍第18-20页
            1.2.1.1 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2 全息项目双因子模型及其应用介绍第20-40页
            1.2.2.1 双因子模型第21-24页
            1.2.2.2 全息项目双因子模型第24-29页
            1.2.2.3 基于Bifactor-model的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ComputerizedAdaptive Test,CAT)第29-36页
            1.2.2.4 双因子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关算法第36-40页
2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架构第40-42页
    2.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40页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40-42页
3 研究一:基于多级评分BICAT和MBICAT的技术与算法研究第42-61页
    3.1 基于Bifactor-model的CAT方法开发第42-47页
        3.1.1 基于BICAT视角下的方法开发第42-43页
        3.1.2 基于MBICAT视角下的方法开发第43-47页
    3.2 研究目的第47页
    3.3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47-52页
        3.3.1 研究设计第47-48页
        3.3.2 评价指标第48-49页
        3.3.3 蒙特卡洛模拟第49-52页
            3.3.3.1 题库模拟第49-51页
            3.3.3.2 被试特质(真值)水平模拟第51页
            3.3.3.3 被试作答反应模拟第51-52页
    3.4 研究结果第52-59页
        3.4.1 不同双因子CAT方法的能力估计精度第52-55页
        3.4.2 题库使用情况比较第55-57页
        3.4.3 测验效率的比较第57-59页
    3.5 小结与讨论第59-61页
4 研究二:基于Bifactor-model的抑郁症CAT(BICAT-D)开发第61-86页
    4.1 研究目的第61页
    4.2 研究内容第61-62页
    4.3 子研究一:BICAT-D测试系统题库建构第62-72页
        4.3.1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62-68页
            4.3.1.1 题目编写与题库建设第62-65页
            4.3.1.2 测试与参数估计第65-68页
        4.3.2 测试材料第68页
        4.3.3 被试第68-70页
        4.3.4 结果第70-72页
            4.3.4.1 模型拟合检验第70页
            4.3.4.2 项目筛选和最终题库第70-72页
            4.3.4.3 最终题库的项目参数第72页
    4.4 子研究二:BICAT-D系统实现及其效率与效度验证第72-82页
        4.4.1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73-78页
            4.4.1.1 题库卷施测第73页
            4.4.1.2 无效数据的筛选剔除第73页
            4.4.1.3 采用完整题库题目(157 题)估计被试各维度的特质水平第73-74页
            4.4.1.4 真实被试在BICAT-D系统中模拟测试第74-75页
            4.4.1.5 BICAT-D测评系统的测试效率验证第75-76页
            4.4.1.6 BICAT-D测评系统的效度验证第76-78页
        4.4.2 测试材料第78页
        4.4.3 被试第78-79页
        4.4.4 结果第79-82页
            4.4.4.1 BICAT-D测评系统的测试效率验证第79-80页
            4.4.4.2 BICAT-D测评系统的效度验证第80-82页
    4.5 BICAT-D测评系统在抑郁症评估中的应用第82-84页
    4.6 小结与讨论第84-86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5.1 研究结论第86-87页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7-88页
6 参考文献第88-93页
附录一:Gibbons等人提出的抑郁症状的4层级5维模型结构第93-95页
附录二:不同决断点下的敏感性、1-特异性以及约登指数第95-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法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多模态磁共振影像融合技术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