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分类挖掘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第13-27页
    2.1 隐私匿名保护相关技术第13-22页
        2.1.1 隐私保护概述第13-14页
        2.1.2 K-Anonymity技术第14-17页
        2.1.3 匿名处理技术第17-22页
    2.2 分类挖掘概述第22-24页
        2.2.1 决策树分类第22-23页
        2.2.2 K-近邻分类第23-24页
        2.2.3 贝叶斯分类第24页
    2.3 隐私匿名分类挖掘第24-26页
        2.3.1 匿名-分类方法第24-25页
        2.3.2 分类-匿名方法第25页
        2.3.3 分类匿名融合方法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面向权重属性熵的分类隐私匿名保护方法研究第27-42页
    3.1 算法提出第27页
    3.2 匿名基本概念第27-29页
        3.2.1 匿名要求第27-28页
        3.2.2 泛化层次第28-29页
    3.3 基于权重属性熵分类匿名模型第29-36页
        3.3.1 权重属性熵度量第29-32页
        3.3.2 隐私数据损失度量第32-33页
        3.3.3 分类匿名保护度量第33-34页
        3.3.4 基于权重属性熵的分类匿名算法第34-36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3.4.1 实验环境及数据集第36-37页
        3.4.2 数据可用性分析第37-38页
        3.4.3 匿名信息损失分析第38-40页
        3.4.4 执行时间分析第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面向属性匿名策略的分类隐私保护方法研究第42-54页
    4.1 算法提出第42页
    4.2 相关技术概述第42-46页
        4.2.1 泛化处理第43-44页
        4.2.2 数据匿名损失第44-46页
    4.3 改进的属性匿名策略的分类隐私保护算法第46-49页
        4.3.1 分类杂度指数第46页
        4.3.2 准标识符属性匿名处理第46-48页
        4.3.3 基于属性匿名策略分类隐私保护算法第48-49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4.4.1 实验环境及数据集第49-50页
        4.4.2 数据可用性分析第50-52页
        4.4.3 隐私匿名信息损失分析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7页
    5.1 总结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68页
    A 作者在硕士期间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第64-65页
    B 表目录第65-66页
    C 图目录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板的Web全站数据信息抽取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上下文感知推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