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白居易题材戏曲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7页 |
第一章 白居易形象的历史本事与戏曲演绎 | 第17-30页 |
第一节 琵琶女故事题材 | 第17-22页 |
一、历史本事 | 第17-19页 |
二、戏曲演绎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樊素、小蛮故事题材 | 第22-25页 |
一、历史本事 | 第23-24页 |
二、戏曲演绎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其他关涉白居易题材的戏曲作品 | 第25-30页 |
一、庆寿类 | 第25-27页 |
二、婚嫁类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戏曲中白居易形象的建构方式及成因 | 第30-40页 |
第一节 虚实相生的文本建构方式 | 第30-32页 |
一、《青衫泪》 | 第30-31页 |
二、《青衫记》 | 第31页 |
三、《桃花影》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崇真尚实的文本建构方式 | 第32-35页 |
一、《四弦秋》 | 第33页 |
二、《放杨枝》 | 第33-34页 |
三、《乐天开阁》 | 第34页 |
四、《小忽雷》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文本生成的成因 | 第35-40页 |
一、时代因素 | 第35-37页 |
二、作家个体原因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戏曲中的白居易形象与作家的创作心态 | 第40-50页 |
第一节 才子形象与婚恋理想 | 第40-43页 |
一、忠贞理想 | 第40-41页 |
二、节操观念 | 第41-42页 |
三、门第思想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谪官形象与怀才不遇 | 第43-47页 |
第三节 隐者形象与隐逸心态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