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8页
   ·黄顶菊研究进展第21-27页
     ·黄顶菊简介第21-22页
     ·黄顶菊及黄顶菊变种中的次生代谢物质第22-24页
     ·黄顶菊中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活性第24-26页
       ·黄顶菊的抑菌杀虫活性第24-25页
       ·黄顶菊的化感作用第25页
       ·黄顶菊中黄酮硫酸酯的生物活性第25-26页
     ·黄顶菊中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分析方法第26-27页
   ·逆流色谱第27-34页
     ·逆流色谱简介第27-28页
     ·逆流色谱原理第28-29页
     ·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第29-30页
     ·逆流色谱的洗脱模式第30-31页
     ·逆流色谱新仪器—高效逆流色谱(High-performance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PCCC)第31-32页
     ·pH 区带精制逆流色谱第32页
     ·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第32-34页
   ·指纹图谱第34-36页
     ·指纹图谱简介第34-35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第35-36页
   ·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黄顶菊粗提工艺的研究第38-47页
   ·引言第38页
   ·实验部分第38-40页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第38-39页
     ·黄顶菊样品的处理及回流粗提实验第39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顶菊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第39页
     ·黄顶菊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第39-40页
       ·单因素实验考察第39-40页
       ·正交实验考察第40页
     ·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不同地区黄顶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的选择第40页
     ·芦丁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0-41页
     ·黄顶菊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第41-44页
     ·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不同地区黄顶菊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黄顶菊中黄酮苷和黄酮醇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第47-76页
   ·引言第47-48页
   ·实验部分第48-50页
     ·实验仪器第48页
     ·材料和试剂第48-49页
     ·黄顶菊粗提物的制备第49页
     ·逆流色谱两相溶剂系统、样品溶液的准备及分配系数的测定第49页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及高效逆流色谱(HPCCC)分离过程第49-50页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粗提物及逆流分离所得组分第50页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分离 CCC 混合样品第50页
     ·ESI-MS 条件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75页
     ·黄顶菊粗提物的 HPLC 分析第50-52页
     ·黄顶菊中黄酮苷的 CCC 分离第52-60页
       ·HSCCC 分离黄顶菊中黄酮苷溶剂系统的选择第52-56页
       ·洗脱-推出逆流色谱法(EECCC)分离黄顶菊粗提物第56-58页
       ·不同型号 HSCCC 仪器分离黄顶菊中黄酮苷第58-59页
       ·HPCCC 与 HSCCC 分离黄顶菊中黄酮苷的比较第59-60页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分离 CCC 混合物中两种黄酮苷第60-62页
     ·黄顶菊中四种黄酮苷的结构鉴定第62-72页
       ·万寿菊素-3-O-葡萄糖苷(2)第63-65页
       ·异槲皮苷(3)第65-68页
       ·6-甲氧基山奈酚-3-O-葡萄糖苷(5)第68-70页
       ·紫云英苷(6)第70-72页
     ·黄顶菊中黄酮醇的 CCC 分离第72-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黄顶菊中黄酮硫酸酯的分离及结构鉴定第76-87页
   ·引言第76-77页
   ·实验部分第77-78页
     ·实验仪器第77页
     ·材料和试剂第77页
     ·黄顶菊粗提物的制备及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粗品第77-78页
     ·逆流色谱两相溶剂系统、样品溶液的准备及分配系数的测定第78页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过程及 CCC 组分的脱盐第78页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粗提物及逆流分离所得组分第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5页
     ·不同色谱条件下黄顶菊粗品的 HPLC 分析及粗品的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第78-80页
     ·逆流色谱分离异鼠李素-3-硫酸酯溶剂系统的选择第80-83页
     ·异鼠李素-3-硫酸(4)的结构鉴定第83-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黄顶菊中六种主要物质的含量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第87-99页
   ·引言第87-88页
   ·实验部分第88-90页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第88-89页
     ·HPLC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89页
     ·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9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89页
     ·方法学考察实验第89页
     ·HPLC 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计算第89-90页
   ·结果与讨论第90-98页
     ·HPLC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90-92页
     ·定量分析的方法学考察第92-94页
     ·黄顶菊样品的测定第94-95页
     ·黄顶菊叶 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计算第95-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紫云英苷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第99-110页
   ·引言第99-100页
   ·实验部分第100-102页
     ·实验仪器第100页
     ·材料和试剂第100页
     ·黄顶菊粗提物的制备第100页
     ·逆流色谱两相溶剂系统和逆流色谱样品溶液的准备第100-101页
     ·高速逆流色谱(HSCCC)连续进样分离制备紫云英苷(As)过程第101-102页
     ·HPLC 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第102页
   ·结果与讨论第102-109页
     ·HSCCC 连续进样分离黄顶菊中紫云英苷(As)第102-103页
     ·HPLC 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第103页
     ·紫云英苷(As)结构鉴定第103-105页
       ·红外光谱测定第103-104页
       ·熔点测定第104页
       ·元素分析第104页
       ·结论第104-105页
     ·均匀性检验第105-106页
     ·稳定性检验第106-107页
     ·实验室间定值第107-108页
     ·标准样品的包装及储运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黄顶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研究第110-116页
   ·引言第110页
   ·实验部分第110-112页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第110-111页
     ·清除 DPPH 自由基实验方法第111页
     ·总抗氧化能力 T-AOC,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实验方法第111-112页
   ·结果与讨论第112-115页
     ·黄顶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 DPPH 自由基清除作用第112-113页
     ·黄顶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 T-AOC第113页
     ·黄顶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第113-114页
     ·黄顶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第114-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19页
   ·主要结论第116-117页
   ·创新点第117页
   ·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附图第130-14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49-150页
附录第150-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积变换的机械故障特征提取原理与早期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神经网络集成BOOSTING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