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1.1 引言 | 第8页 |
| 1.2 大型锻件及材料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 1.2.1 国内外大型锻件发展概况 | 第8-9页 |
| 1.2.2 中碳合金钢 34CrNiMo性能及应用概况 | 第9-10页 |
| 1.3 热变形过程中的再结晶和组织演变机理 | 第10-15页 |
| 1.3.1 晶粒长大机理 | 第10-12页 |
| 1.3.2 动态再结晶机理 | 第12-13页 |
| 1.3.3 亚动态再结晶机理 | 第13-14页 |
| 1.3.4 静态再结晶机理 | 第14-15页 |
| 1.4 热变形物理模拟技术概况 | 第15-16页 |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实验材料及方案 | 第17-20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2.3 实验方案 | 第17-19页 |
| 2.3.1 加热保温实验 | 第17-18页 |
| 2.3.2 单道次热压缩实验 | 第18页 |
| 2.3.3 双道次热压缩实验 | 第18-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34CrNiMo钢晶粒长大行为研究 | 第20-27页 |
| 3.1 引言 | 第20页 |
| 3.2 不同实验条件对 34CrNiMo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 | 第20-23页 |
| 3.2.1 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20-22页 |
| 3.2.2 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22-23页 |
| 3.3 34CrNiMo钢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建立 | 第23-25页 |
| 3.4 34CrNiMo钢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验证 | 第25-2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4 34CrNiMo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27-49页 |
| 4.1 引言 | 第27页 |
| 4.2 34CrNiMo钢单道次热压缩曲线修正 | 第27-29页 |
| 4.3 34CrNiMo钢单道次热压缩过程显微组织分析 | 第29-31页 |
| 4.4 不同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筛选与建立 | 第31-44页 |
| 4.4.1 Johnson Cook本构模型 | 第31-34页 |
| 4.4.2 应变补偿Arrhenius本构模型 | 第34-36页 |
| 4.4.3 基于再结晶行为的物理本构模型 | 第36-39页 |
| 4.4.4 不同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39-44页 |
| 4.5 34CrNiMo钢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方程建立 | 第44-45页 |
| 4.6 34CrNiMo钢热加工图 | 第45-48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34CrNiMo钢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49-59页 |
| 5.1 引言 | 第49页 |
| 5.2 34CrNiMo钢双道次热压缩流变应力曲线特征分析 | 第49-51页 |
| 5.3 不同变形条件对 34CrNiMo钢亚动态软化行为的影响规律 | 第51-54页 |
| 5.3.1 变形温度对亚动态软化行为的影响 | 第51-52页 |
| 5.3.2 变形速率对亚动态软化行为的影响 | 第52-54页 |
| 5.4 34CrNiMo钢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建立 | 第54-56页 |
| 5.5 34CrNiMo钢亚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方程建立 | 第56-5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34CrNiMo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59-70页 |
| 6.1 引言 | 第59页 |
| 6.2 34CrNiMo钢双道次热压缩流变应力曲线特征分析 | 第59-60页 |
| 6.3 不同变形条件对 34CrNiMo钢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规律 | 第60-65页 |
| 6.3.1 变形温度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 | 第60-62页 |
| 6.3.2 预应变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 | 第62-63页 |
| 6.3.3 变形速率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 | 第63-65页 |
| 6.4 34CrNiMo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建立 | 第65-67页 |
| 6.5 34CrNiMo钢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方程建立 | 第67-69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