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耕作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4页
    1.1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9-10页
        1.1.1 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9页
        1.1.2 氮肥运筹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9-10页
    1.2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10-11页
        1.2.1 耕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10页
        1.2.2 氮肥运筹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10-11页
    1.3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11-12页
        1.3.1 耕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11页
        1.3.2 氮肥运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11-12页
    1.4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第12-14页
        1.4.1 耕作模式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第12页
        1.4.2 氮肥运筹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第12-14页
2 引言第14-15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5-18页
    3.1 试验地概况第15页
    3.2 供试材料第15页
    3.3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3.3.1 试验设计第15-16页
        3.3.2 技术路线第16页
    3.4 试验(田间)管理第16页
    3.5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6-17页
        3.5.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第16-17页
        3.5.2 土壤肥力性状测定第17页
        3.5.3 收获、计产与考种第17页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17-1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8-35页
    4.1 豫东平原潮土区和豫中南砂姜黑土区试验点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第18页
    4.2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18-29页
        4.2.1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土壤主要物理性状周年变化的影响第18-25页
        4.2.2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第25-29页
    4.3 不同耕作方式及氮肥运筹对两种类型土壤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第29-33页
        4.3.1 不同耕作方式及氮肥运筹对两种类型土壤小麦产量及其三要素的影响第29-30页
        4.3.2 不同耕作方式及氮肥运筹对两种类型土壤玉米产量极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第30-31页
        4.3.3 不同耕作方式及氮肥运筹对两种类型土壤周年作物总产量的影响第31-32页
        4.3.4 不同耕作方式及氮肥运筹对两种类型土壤周年作物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第32-33页
    4.4 不同耕作方式及氮肥运筹对两种类型土壤冬小麦/夏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3-35页
5 讨论与结论第35-37页
    5.1 不同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5页
        5.1.1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35页
        5.1.2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土壤肥力性质的影响第35页
    5.2 不同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第35-36页
        5.2.1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35-36页
        5.2.2 耕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粗蛋白的影响第36页
    5.3 豫东平原区和豫中南砂姜黑土区最优耕作及施氮模式探讨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ABSTRACT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小麦—玉米基于沙柱的旱涝调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不同连作年限地黄生长生理特性及其根区土壤化感物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