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H2O/TiCl4体系引发异丁烯与苯乙烯控制阳离子聚合及制备嵌段共聚物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67页
    1.1 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第20-46页
        1.1.1 聚异丁烯产品的用途第20页
        1.1.2 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发展历史第20-21页
        1.1.3 亲核试剂在IB阳离子聚合中的作用机理第21-25页
            1.1.3.1 碳阳离子稳定化作用机理第21-23页
            1.1.3.2 质子捕获作用机理第23页
            1.1.3.3 增长链表观稳定作用机理第23-24页
            1.1.3.4 抑制自由离子增长作用机理第24-25页
        1.1.4 TiCl_4共引发IB阳离子聚合动力学第25-29页
            1.1.4.1 [TiCl_4]_0/[引发剂]>1第25-26页
            1.1.4.2 [TiCl_4]_0/[引发剂]≤1第26-27页
            1.1.4.3 单体浓度对TiCl_4反应级数的影响(较低[TiCl_4])第27-28页
            1.1.4.4 亲核试剂给电子性对TiCl_4反应级数的影响第28-29页
        1.1.5 TiCl_4共引发IB阳离子聚合机理第29-32页
        1.1.6 亲核试剂在IB阳离子聚合中的动力学第32-33页
        1.1.7 引发剂或引发体系对IB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33-34页
        1.1.8 溶剂极性对IB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34-35页
        1.1.9 温度对IB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35-37页
        1.1.10 单体浓度对IB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37-38页
        1.1.11 IB阳离子聚合中的链转移反应第38-40页
        1.1.12 IB阳离子聚合中的链增长速率常数第40-46页
    1.2 苯乙烯阳离子聚合第46-56页
        1.2.1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活性阳离子聚合研究第46-52页
        1.2.2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阳离子聚合中链增长速率常数第52-56页
    1.3 异丁烯与苯乙烯类单体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研究第56-65页
        1.3.1 早期异丁烯与苯乙烯类单体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研究第57-58页
        1.3.2 活性阳离子聚合技术合成异丁烯与苯乙烯类单体三嵌段或三臂星型共聚物第58-61页
        1.3.3 阳离子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结合合成IB与St三嵌段共聚物第61页
        1.3.4 多臂星型(PS-PIB)n嵌段共聚物和超支化(arborescent)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61-65页
    1.4 异丁烯与苯乙烯的共聚反应能力第65页
    1.5 论文目的和意义第65-67页
第二章 实验第67-76页
    2.1 实验原料第67-68页
    2.2 仪器设备第68-69页
    2.3 实验过程第69-71页
        2.3.1 异丁烯聚合第69-70页
        2.3.2 苯乙烯聚合第70页
        2.3.3 两嵌段共聚物合成第70-71页
        2.3.4 三嵌段共聚物合成第71页
    2.4 嵌段共聚物提纯处理第71-72页
        2.4.1 两嵌段共聚物提纯处理第71-72页
        2.4.2 三嵌段产物提纯处理第72页
    2.5 测试与表征第72-74页
        2.5.1 水含量的测定第72-73页
        2.5.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第73页
        2.5.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C-NMR)分析第73页
        2.5.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第73页
        2.5.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73-74页
        2.5.6 光电子能谱(XPS)第74页
        2.5.7 超纯水制备(紫外水)第74页
    2.6 实验数据的动力学处理第74-76页
第三章 异丁烯控制阳离子聚合研究第76-114页
    3.1 溶剂体系的确定第76-81页
    3.2 聚合温度的确定第81-87页
        3.2.1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第81-84页
        3.2.2 温度对聚合产物端基结构的影响第84-87页
    3.3 亲核试剂的选择第87-93页
        3.3.1 亲核试剂在IB阳离子聚合中的作用第87-92页
        3.3.2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对IB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92-93页
    3.4 TiCl_4浓度的确定第93-97页
    3.5 单体浓度对IB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97-100页
    3.6 H_2O/TiCl_4/DMA体系引发IB阳离子聚合动力学研究第100-112页
        3.6.1 DMA浓度对IB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01页
        3.6.2 TiCl_4浓度对IB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01-105页
        3.6.3 H_2O浓度对IB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05-109页
        3.6.4 IB阳离子聚合活性保持能力研究第109-112页
    3.7 小结第112-114页
第四章 苯乙烯控制阳离子聚合研究第114-140页
    4.1 DMA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114-123页
        4.1.1 DMA在St阳离子聚合中的作用第114-115页
        4.1.2 DMA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15-121页
        4.1.3 DMA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特征的影响第121-123页
    4.2 TiCl_4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123-127页
        4.2.1 TiCl_4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23-124页
        4.2.2 TiCl_4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特征的影响第124-127页
    4.3 H_2O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127-131页
        4.3.1 H_2O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28-129页
        4.3.2 H_2O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特征的影响第129-131页
    4.4 单体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的影响第131-135页
        4.4.1 单体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速率的影响第131-132页
        4.4.2 单体浓度对St阳离子聚合特征的影响第132-135页
    4.5 聚合时间对St阳离子聚合特征的影响第135-139页
    4.6 小结第139-140页
第五章 异丁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合研究第140-177页
    5.1 St聚合向IB聚合转换研究第140-152页
        5.1.1 St聚合向IB聚合转换的初步研究第140-145页
        5.1.2 St聚合时间对St聚合向IB聚合转换的影响第145-149页
        5.1.3 温度对St与IB嵌段共聚的影响第149-152页
    5.2 IB聚合向St聚合转换研究第152-160页
        5.2.1 在DMA存在下IB聚合向St聚合转换研究第152-156页
        5.2.2 在MMK及其与DMA复合存在下IB聚合向St聚合的转换研究第156-160页
    5.3 SIBS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160-176页
        5.3.1 PIB链段分子量为4×10~4~5×10~4g·mol~(-1) SIBS共聚物的合成第161-165页
        5.3.2 St聚合时间对PS-PIB-PS嵌段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第165-167页
        5.3.3 PIB段分子量为5×10~4~9×10~4g·mol~(-1)的SIBS嵌段共聚物的设计合成第167-176页
    5.4 小结第176-1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177-179页
论文中的创新性研究第179-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91页
致谢第191-192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2-194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94-195页
附件第195-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壳型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微量水引发异丁烯控制碳正离子聚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