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7页 |
1.1 聚氨酯医用材料 | 第7-11页 |
1.1.1 聚氨酯材料发展现状 | 第7-8页 |
1.1.2 聚氨酯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8-11页 |
1.1.3 聚氨酯材料在医学领域存在的难题 | 第11页 |
1.2 聚氨酯材料的改性 | 第11-15页 |
1.2.1 表面改性 | 第11-14页 |
1.2.2 本体改性 | 第14-15页 |
1.3 聚氨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性 | 第15-18页 |
1.3.1 聚氨酯的柔性和刚性 | 第16页 |
1.3.2 聚氨酯的微相分离 | 第16-17页 |
1.3.3 聚氨酯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1.4 性能表征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第2章 聚氨酯表面改性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27-47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2.1 主要原料及纯化方法 | 第28-30页 |
2.2.2 合成方法 | 第30-33页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2.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34-37页 |
2.3.2 高分辨率X-射线电子能谱(EDS)表征 | 第37-38页 |
2.3.3 血浆复钙表征[54] | 第38-39页 |
2.3.4 溶血实验表征[55-56] | 第39-40页 |
2.3.5 体外血小板粘附表征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第3章 以聚乙二醇为软段的聚氨酯的合成 | 第47-61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2页 |
3.2.1 合成方法 | 第47-48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48-52页 |
3.2.3 测试与表征 | 第52页 |
3.2.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52页 |
3.2.3.2 热重(Tg)表征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3.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52-56页 |
3.3.2 热重(Tg)表征 | 第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第4章 含磷铵两性离子结构的聚氨酯的合成 | 第61-73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4.2.1 合成方法 | 第62-63页 |
4.2.2 样品的制备 | 第63-65页 |
4.2.2.1 COP-PEG-COP的合成 | 第63页 |
4.2.2.2 磷铵两性离子PC的合成 | 第63-64页 |
4.2.2.3 不含有磷铵两性离子结构聚氨酯PC-PU-O的合成 | 第64页 |
4.2.2.4 含有磷铵两性离子结构聚氨酯PC-PU的合成 | 第64-65页 |
4.2.3 测试与表征 | 第65-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4.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