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房论文

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设计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情况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目标第11页
        1.3.2 具体内容第11页
        1.3.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相关文献资料第12-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相关理论基础第15-25页
    2.1 能源计量第15页
    2.2 GIS 地理信息系统第15-16页
    2.3 国内外城市能源计量管理现状第16-18页
        2.3.1 国内能源计量管理现状第16页
        2.3.2 国外能源计量管理现状第16-18页
    2.4 美国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实践对北京的启示第18-24页
        2.4.1 NEMS 的设计原则第18-19页
        2.4.2 NEMS 模型的结构第19-20页
        2.4.3 美国短期能源分析预测系统第20-23页
        2.4.4 美国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对中国的借鉴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需求分析第25-33页
    3.1 北京市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第25-27页
    3.2 能源计量管理需求第27-28页
        3.2.1 能源计量的作用第27页
        3.2.2 能源计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8页
    3.3 可行性研究第28-31页
        3.3.1 经济可行性分析第28-29页
        3.3.2 技术可行性分析第29页
        3.3.3 操作可行性分析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构建第33-57页
    4.1 中心定位第33-35页
    4.2 能源数据中心设计的目标第35页
    4.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测软件系统的设计原则第35-36页
    4.4 能源数据中心设计描述第36-38页
        4.4.1 功能描述第36-37页
        4.4.2 技术描述第37-38页
        4.4.3 操作界面描述第38页
    4.5 功能模块设计第38-41页
        4.5.1 能耗监测与用能数据分析功能第39页
        4.5.2 节能考核监管功能第39-40页
        4.5.3 对标管理功能第40页
        4.5.4 节能潜力分析功能第40页
        4.5.5 节能预测预警功能第40-41页
    4.6 主流设计技术的分析与实验第41-55页
        4.6.1 访问方式的选择第41-43页
        4.6.2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第43-44页
        4.6.3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第44-47页
        4.6.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第47-51页
        4.6.5 脚本编程技术的选择第51-54页
        4.6.6 Web 应用服务平台的选择第54-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设计第57-79页
    5.1 业务数据流程第57-58页
    5.2 数据上报第58页
    5.3 数据采集第58-61页
        5.3.1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分类第59-60页
        5.3.2 采集设备第60-61页
    5.4 数据的传输第61-63页
        5.4.1 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第61-62页
        5.4.2 串行数据传输的方式第62页
        5.4.3 串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标准第62-63页
    5.5 数据采集和传输中的抗干扰第63-66页
        5.5.1 能源计量监测中的环境因素第63-64页
        5.5.2 能源计量监测中的抗干扰措施第64页
        5.5.3 数据采集器和计量装置间的传输第64-66页
    5.6 能源计量监测中数据的处理第66-69页
        5.6.1 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第66-67页
        5.6.2 能源计量监测中数据的特点第67-68页
        5.6.3 能源计量监测中数据的预处理第68-69页
    5.7 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第69-70页
        5.7.1 数据存储规范第69页
        5.7.2 数据采集器存储第69页
        5.7.3 相关平台数据存储量的计算第69页
        5.7.4 服务器第69-70页
        5.7.5 操作系统第70页
    5.8 数据库第70-76页
        5.8.1 数据库设计原则第70-71页
        5.8.2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阶段第71-73页
        5.8.3 数据库系统功能流程图第73-76页
    5.9 数据存储安全第76-77页
        5.9.1 数据采集器和相关平台间数据安全第76页
        5.9.2 专业平台和综合平台之间数据安全第76-77页
    5.10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寡核苷酸(ODN)促成骨细胞增殖活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分区标准化方法在遥感找矿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