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24页 |
| ·L-左旋甲状腺素钠合成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Ullmann 偶联反应合成二芳醚的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12-15页 |
| ·配体的影响 | 第15-18页 |
| ·偶联组份的影响 | 第18-21页 |
| ·缚酸剂的影响 | 第21-23页 |
| ·结论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N-乙酰基-L-酪氨酸乙酯的合成及其偶联反应 | 第24-32页 |
| ·偶联反应条件的初步确定 | 第24-26页 |
| ·L-酪氨酸基团的保护及其偶联反应 | 第26-32页 |
| ·L-酪氨酸乙酯的合成及其偶联反应 | 第27-28页 |
| ·N-乙酰基-L-酪氨酸乙酯的合成及其偶联反应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O-对甲氧苯基-N, N-二苄基-(S)-酪氨酸乙酯的合成与反应影响因素 | 第32-43页 |
| ·O-对甲氧苯基-N, N-二苄基-(S)-酪氨酸乙酯的合成 | 第32-34页 |
| ·影响反应化学产率的因素 | 第34-43页 |
|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6页 |
| ·缚酸剂种类与用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催化剂与配体用量比的影响 | 第40页 |
| ·偶联组分用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溶剂种类的影响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影响O-对甲氧苯基-N, N-二苄基-(S)-酪氨酸乙酯光学纯度的因素 | 第43-64页 |
|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 ·反应因素的影响 | 第45-61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5-49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9-52页 |
| ·缚酸剂用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 ·配体用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溶剂种类的影响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64-70页 |
| ·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64页 |
| ·中间体及产物的合成通法与数据表征 | 第64-70页 |
| ·N, O-二乙酰基-L-酪氨酸的合成 | 第64-65页 |
| ·N-乙酰基-L-酪氨酸的合成 | 第65-66页 |
| ·N-乙酰基-L-酪氨酸乙酯的合成 | 第66页 |
| ·O-对甲氧苯基-N-乙酰基-L-酪氨酸乙酯的合成 | 第66-67页 |
| ·L-酪氨酸乙酯盐酸盐的合成 | 第67-68页 |
| ·N, N-二苄基-(S)-酪氨酸乙酯的合成 | 第68-69页 |
| ·O-对甲氧苯基-N,N-二苄基-(S)-酪氨酸乙酯的合成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硕士期间成果清单 | 第77-78页 |
| 附录 | 第78-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