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SiO2基无机材料的改性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2.1 硅藻土简介第11-14页
        2.1.1 硅藻土的理化特性第11页
        2.1.2 硅藻土的提纯第11-12页
        2.1.3 硅藻土的改性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2-14页
    2.2 能耗与环保第14-15页
        2.2.1 世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第14页
        2.2.2 建筑能耗第14-15页
    2.3 固体废弃物第15-17页
        2.3.1 简介第15页
        2.3.2 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第15-16页
        2.3.3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第16页
        2.3.4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第16-17页
        2.3.5 国内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情况第17页
    2.4 建筑保温材料第17-18页
        2.4.1 保温材料的分类第17页
        2.4.2 建筑保温材料发展现状第17-18页
    2.5 主要原料第18-20页
        2.5.1 矿渣第18-19页
            2.5.1.1 矿渣的理化性质第18-19页
            2.5.1.2 矿渣的综合利用现状第19页
        2.5.2 粉煤灰第19-20页
            2.5.2.1 粉煤灰的理化性质第19-20页
            2.5.2.2 粉煤灰的应用第20页
    2.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第22-34页
    3.1 实验内容第22页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2-24页
        3.2.1 实验过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第22-23页
        3.2.2 分析测试仪器与设备第23-24页
        3.2.3. 主要玻璃仪器及其他第24页
    3.3 实验原料第24-26页
        3.3.1 制备硅溶胶的原料第24-25页
        3.3.2 制备墙体保温材料的原料第25-26页
    3.4 原料的前处理第26页
        3.4.1 制备外墙保温材料的原料处理第26页
        3.4.2 制备硅溶胶的原料处理第26页
    3.5 制备SiO_2基无机外墙保温材料第26-30页
        3.5.1 实验设计第26-27页
        3.5.2 硅溶胶的制备第27页
        3.5.3 硅藻土的改性第27页
        3.5.4 SiO_2基无机外墙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过程第27-30页
    3.6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第30-34页
        3.6.1 改性硅藻土的差热分析第30页
        3.6.2 改性硅藻土的导热系数第30页
        3.6.3 原料的粒度分析第30页
        3.6.4 保温材料孔隙率(θ)的测试第30-31页
        3.6.5 材料吸水率(Φ)的测试第31页
        3.6.6 材料密度(D)的测试第31-32页
        3.6.7 材料抗折强度的测试第32页
        3.6.8 微观结构、形貌表征第32-34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34-61页
    4.1 硅藻土的改性第34-41页
        4.1.1 硅藻土的微观结构分析第34-36页
        4.1.2 硅溶胶改性硅藻土的反应机理第36页
        4.1.3 硅溶胶用量对性能的影响第36-39页
        4.1.4 焙烧对改性硅藻土性能的影响第39-41页
    4.2 保温材料基体的制备第41-50页
        4.2.1 矿渣、粉煤灰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第41-42页
        4.2.2 矿渣、粉煤灰增强水泥强度机理第42-43页
        4.2.3 矿渣比例的确定第43-44页
        4.2.4 粉煤灰比例的确定第44页
        4.2.5 矿渣、粉煤灰的活化第44-50页
            4.2.5.1 矿渣的激活第45-47页
            4.2.5.2 粉煤灰的激活第47-50页
    4.3 发泡-稳泡体系的选择第50-57页
        4.3.1 发泡剂第50-52页
            4.3.1.1 铝粉第50-51页
            4.3.1.2 双氧水第51-52页
        4.3.2 稳泡剂第52-57页
            4.3.2.1 稳泡剂对产品形貌的影响第52-53页
            4.3.2.2 稳泡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第53-57页
    4.4 其他辅助添加料第57-58页
        4.4.1 纤维第57-58页
        4.4.2 减水剂第58页
        4.4.3 白灰第58页
    4.5 样品性能检测第58-61页
        4.5.1 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第58-60页
        4.5.2 样品综合性能测试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音乐课件在线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GSM-R无线网络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