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苗药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皂苷类物质含量和成分比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25页
 第一节 苗药金铁锁简介第10-11页
 第二节 苗药金铁锁生药学鉴定第11-12页
  一、性状第11-12页
  二、鉴别第12页
 第三节 金铁锁化学成分研究状况第12-16页
  一、皂苷类成分第12-14页
  二、环肽类成分第14-16页
  三、其他类成分第16页
  四、小结第16页
 第四节 金铁锁药理作用研究状况第16-21页
  一、镇痛作用第16-18页
  二、抗炎作用第18-19页
  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第19页
  四、体外抑菌实验第19页
  五、急性毒性实验第19-20页
  六、刺激性实验第20页
  七、溶血实验第20页
  八、对肠道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第20页
  九、对心血管的影响第20页
  十、小结第20-21页
 第五节、金铁锁资源开发状况与展望第21-25页
  一、金铁锁植物资源现状第21页
  二、金铁锁植物资源开发现状第21-24页
  三、展望第24-25页
第二章 苗药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和毛状根培养第25-31页
 第一节 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一、实验材料第25页
  二、实验试剂第25-26页
  三、实验仪器第26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26-28页
  一、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1和愈伤组织2的诱导和培养第26-27页
  二、金铁锁毛状根的诱导和培养第27-28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8-30页
  一、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1和愈伤组织2的诱导和培养第28页
  二、金铁锁毛状根的诱导和培养第28-30页
 第四节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苗药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总皂苷制备第31-35页
 第一节 材料与仪器第31-32页
  一、实验材料第31页
  二、实验试剂第31页
  三、实验仪器第31-32页
 第二节、实验方法第32-33页
  一、实验药材的处理第32页
  二、总皂苷的提取第32页
  三、总皂苷的初步纯化第32页
  四、总皂苷的鉴别第32页
  五、薄层对比实验第32-33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3-34页
  一、总皂苷提取及初步纯化结果第33页
  二、总皂苷的鉴别第33页
  三、薄层对比实验第33-34页
 第四节 讨论第34-35页
第四章 苗药金铁锁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总皂苷含量比较第35-42页
 第一节 材料与仪器第35-36页
  一、实验材料第35页
  二、实验试剂第35页
  三、实验仪器第35-36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36-38页
  一、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36页
  二、供试品及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6页
  三、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6-37页
  四、线性关系的考察第37页
  五、精密度实验第37页
  六、稳定性实验第37页
  七、重复性实验第37页
  八、加样回收率实验第37页
  九、样品含量测定第37-38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0页
  一、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8页
  二、线性关系的考察第38页
  三、精密度实验第38页
  四、稳定性实验第38-39页
  五、重复性实验第39页
  六、加样回收率实验第39-40页
  七、样品含量测定第40页
 第四节 讨论第40-42页
第五章 苗药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皂苷类成分研究第42-54页
 第一节 材料与仪器第42-43页
  一、实验材料第42页
  二、实验试剂第42页
  三、实验仪器第42-43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43页
  一、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皂苷类成分对比第43页
  二、金铁锁药材中一种皂苷类成分的分离第43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3-48页
  一、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皂苷类成分对比第44-47页
  二、金铁锁药材中一种皂苷类成分的分离第47-48页
 第四节 讨论第48-54页
第六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连翘化学成分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下一篇:菩人丹对T2DM大血管病变大鼠脂代谢及胸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